-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2
- 3
- 1
- 1
- 6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秀清 史婵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5期 1421-14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云杉次生林是关帝山的优势森林植被类型,也是华北亚高山地区寒温性常绿针叶林的代表类型.为更好地了解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及其潜在的生态学过程和机制,于2010年在关帝山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了4 hm2的云杉次生林固定监测样地(G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梦弢 刘卓悦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9期 3791-38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分空间格局研究对认识和理解森林群落结构的生态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适宜的样地尺度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工作和时间成本,也可以提高林分属性的精确估计.同时,抽样尺度的适宜程度对科学评价林分空间结构调整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关帝山庞泉沟4 hm2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颂 王晨林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4期 1572-15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关帝山4 hm2云杉次生林样地为研究对象,按照CTFS(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技术规范对样地树木进行连续定位监测.利用2010至2015年间样地主要树种生长量观测数据,结合地形、土壤等环境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明 杨斌 等 《植物检疫》 2008年22卷2期 89-91页
【摘要】 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是我国北方原始林或天然林的次期性害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主动攻击健康树木.该虫在长白山林区1年发生3代,主要危害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以成虫越冬.该虫成灾的原因主要是冬季采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璟 周朵朵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1年32卷7期 2363-23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参照CTFS(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技术规范在山西关帝山4 hm2样地(GDS样地)190个采样点进行调查,研究样地更新苗的分布,以及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等养分及pH值等14个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朵朵 闫海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1年32卷9期 3061-306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研究以山西关帝山庞泉沟自然保护区4 hm2云杉次生林样地2010年和2015年两次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物种组成、径级结构、空间格局,以及不同径级活立木与枯立木的空间关联性、枯立木不同径级间的相互关联性4个方面,分析5年间活立木与枯立木的数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秀清 史婵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6期 1481-14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关帝山庞泉沟自然保护区4 hm2云杉次生林固定监测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分解(RDA)分析了地形和土壤与不同生活型物种分布的关系,并对两生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PCA),通过广义可加模型(GAM)拟合了乔木、小乔木、灌木中优势物种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顺 杨洪国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期 550-5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川西亚高山原始林及其采伐后通过不同恢复措施形成的不同类型森林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的对比分析及其耦合关系的研究相对匮乏.采用气压过程分离系统(BaPS)技术研究了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原始林及其砍伐后恢复的粗枝云杉阔叶林、红桦-岷江冷杉天然次生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凯斌 黄俊胜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2期 8118-81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西南亚高山原始针叶林被大规模采伐后,在皆伐迹地上营造了大量云杉林进行人工恢复.但关于这些人工林的土壤涵水能力如何,一直没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与评价.选择川西米亚罗林区系列不同林龄云杉人工林(20 a、30 a、40a、70 a)为对象,以相邻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顺 罗达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4期 1074-10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采伐和恢复是影响森林碳氮储量的重要因素.以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原始林、粗枝云杉阔叶林、天然次生林和粗枝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碳、氮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岷江冷杉原始林、粗枝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