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1
- 1
- 19
- 2
- 11
- 5
- 5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浩茗 张乐 等 《中医药导报》 2024年30卷7期 171-175,179页ISTIC
【摘要】 五体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外延,对于防治膝骨关节炎(KOA)具有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缺少系统理论阐述其科学内涵及诊治.根据五体理论与KOA的内在联系,阐述五体理论辨治KOA的科学内涵.认为五体理论与KOA存在功能-解剖联系和经络学的生理联系,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莉铭 刘晶 等 《新疆中医药》 2022年40卷2期 56-58页
【摘要】 膝为筋之府,膝痹病的病因病理复杂,明确其病理演变规律和病变特征是膝痹病精准评估及治疗的关键.经筋理论认为膝痹病发病按照"皮、脉、肉、筋、骨"顺序由浅而深依次传变而发生"五体痹".从经筋五体痹角度阐释膝痹病的演变规律和病变特征,主张"邪之所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柳 罗建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16卷3期 203-205页
【摘要】 将腰痛分型为皮痹、肌痹、筋痹、骨痹、脉痹5种类型,并依据相应腰痛类型采用相适合的推拿治疗方式,使中医对腰痛病的发病、诊断及治疗的认识与西医相统一,以指导临床处方用药,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腰痛病的优势.基于“五体痹”理论探析腰痛病的辨证分型及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雨 付晨瑜 等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年9卷4期 54-56页
【摘要】 归纳分析《黄帝内经》关于营卫理论与痹证的相关篇章,梳理营卫与气血的关系,结合五体痹的特点,探讨营卫和气血在痹证治疗中的区别,总结针刺治疗五体痹的原理和方法.针刺治疗五体痹是通过调和营卫,从皮、肉、脉、筋、骨不同层次的论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俊 齐春伟 等 《中医学报》 2024年39卷3期 595-599页ISTICCA
【摘要】 膝痹病以肝肾亏虚为本,以风、寒、湿、热、痰、瘀为标,二者合而为病,病情日久亦见气血亏虚.膝痹病的病程演变与"五体理论"相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内因以肝肾亏虚为本,外因则以风邪为首.风者,百病之长,易夹杂诸邪气侵犯机体,为主要致病因素.临床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倪李鑫 导师:王开龙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基于“五体痹”理论指导下针刺疗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上的临床疗效,同时探析其相关的理论和机理,为临床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一种较为新颖的治疗方案,并为以后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佳玲 2016年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从"五体痹"理论对颈椎病辨证分型,按"邪之所处"分为皮痹、肉痹、筋痹、骨痹、脉痹5种类型,并提出"皮痹宜宣散皮络以通经"、"肉痹宜疏通肌肉以止痛"、"筋痹宜松解经筋以解痉"、"骨痹宜正骨整脊以复位"和"脉痹宜流利血脉以止晕"的治疗原则,试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创贇 黄筱涵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7期 960-9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复发性多软骨炎(RP)病情复杂,证候多端,主要累及全身软骨和富含黏多糖的组织,造成多系统损害,属于罕见疑难病,中医对其认知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基于"体脏合痹"理论,分析其与BP的联系,认为BP属于"体脏合痹"范畴,根据BP临床演变规律可分为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文 康斯文 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38卷6期 941-944页
【摘要】 腰痛中医称之为腰痹,从痹证论治,临床以八纲论治较为常见,鲜从五体为论,试从《黄帝内经》"五体痹"理论角度探讨腰痛的病因病机,丰富中医对腰痛疾病的认识,明确腰痛病按"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进行分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分析其治则治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伟 李可大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15期 2992-2994页
【摘要】 清代医家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清晰地论述了痹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脉象以及经详细辨证论治之后的治法和方药,与此同时还附有医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林氏认为:痹证之病机乃是人体素虚,风、寒、湿邪气杂至于筋骨关节、肌肉经络而为痹也,以气血凝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