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1
- 5
- 46
- 3
- 1
- 1
- 11
- 9
- 7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戴永生 《中医药学刊》 2006年24卷8期 1438-1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系统科学方法的整体性、动态性、模式化、最佳化四大特点,剖析肝脏有病可传心、肺、脾、肾四脏,四脏有病可波及肝脏的母子相传,乘侮传变等模式,并辅以相关佐证,旨在整合中医脏腑病机,从而为五行辨证提供最佳思维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筱枫 戴永生 《辽宁中医杂志》 2005年32卷2期 110-111页ISTICPKUCA
【摘要】 据<内经>、<难经>之旨,归纳脾病影响心、肺、肾、肝四脏的母子相及、乘侮胜复的五行病机模式及其预后转归.提出"脾脏及四脏"及"四脏及脾脏"的正反五行病机传变模式.从而丰富中医脏腑病机学说,为临床医疗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继宗 乔宪春 等 《吉林中医药》 2011年31卷5期 483-484页ISTIC
【摘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出自敦煌遗本,对研究汤液经法、伤寒论的演变传承,及经方的用药组方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中蕴涵着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结合<素问>中疾病传变次序原文,可知疾病五行传变的基本规律,即:阳实传我生,阴实传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则林 戴永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8卷5期 13-15页ISTICCA
【摘要】 据<内经>、<难经>之旨,归纳心病影响肝脾肺肾四脏的母子相及、乘侮胜复的五行病机模式以及预后转归.提出"心病及四脏"及"四脏及心脏"的正反五行病机传变模式.从而丰富了中医脏腑病机学说,以便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丹虹 江晓东 《北方药学》 2014年8期 102-102,103页
【摘要】 《内经》中“五脏五行传变学说”认为人体可分为以肝、心、脾、肺、肾为主的五个子机能系统,它们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心病可影响其他四脏,四脏疾病反过来亦可影响心脏。脓毒症易导致心功能不全,进而发展成多脏器功能不全,涉及到全身各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金竹 戴永生 《中医药学刊》 2006年24卷8期 1547-15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据<内经><难经>之旨,归纳肺病影响肝、心、脾、肾四脏的母子传变、乘侮传变、胜复传变的五行病机模式及其预后转归.提出"肺脏及四脏"、"四脏及肺脏"的正反五行病机传变模式.从而丰富中医病机学说,为临床实践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雪华 戴永生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7卷4期 320-321页ISTICCA
【摘要】 <内经>、<难经>经旨,总结出肾病影响心、肝、脾、肺四脏的母子相及、乘侮胜复病机模式,以及预后转归.提出了"肾脏及四脏"、"四脏及肾脏"的正反五行病机模式.进而可丰富中医脏腑病机学说,为临床医疗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成力 陆文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7年44卷6期 1292-1294页ISTICPKUCA
【摘要】 《金匮要略》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临床提供了运用“五行生克”思想“既病防变”的示范.其实经方中很多地方都蕴含着五行生克、即病防变的的思想,而五行之中复有五行,详析病机,可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作者运用此思路治疗很多疾病都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筱枫 导师:戴永生 贵阳中医学院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硕士) 2006年
【摘要】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1999~2015年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中指出“在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时要明确脏腑、病机等基本理论内涵与适应范围,规范理论表达”的要求,本文以《内》、《难》经旨为依据,结合代表医家的医著医案医话以及随师门诊实践,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雪华 导师:戴永生 贵阳中医学院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硕士) 2006年
【摘要】 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关于1999~2015年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中指出:“在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时要明确脏腑病机等基本理论内涵与适应范围,规范理论表达”的要求,本文依据《内经》、《难经》经旨,结合代表医家医著医案医话和文献报道,在继承中医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