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3
- 7
- 6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詹固 侯秋梦 等 《合成化学》 2022年30卷12期 925-929页
【摘要】 酞嗪-2-二氰基甲烷鎓盐是一类研究相对较少的1,3-偶极子,目前关于其化学反应的报道主要局限于1,3-偶极环加成反应.本研究发展了一种酞嗪-2-二氰基甲烷鎓盐在1,3-偶极环加成以外的新反应模式,以酞嗪-2-二氰基甲烷鎓盐与取代2-(羟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龑) 何菱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07年22卷3期 242-2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合成新的β-苯基萘型平面产物,并初步筛选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过渡金属催化合成N-N键亚胺叶立德,并进行1,3-偶极环加成形成共平面产物.结果 合成了吲唑[2.3-a]喹啉,收率中等.结论 筛选显示,产物1Ob具有抑制人肝癌BEL-7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雄伟 周根 等 《合成化学》 2016年24卷5期 389-392页
【摘要】 以取代靛红,( E)-硝基异噁唑芳烯烃和苯基甘氨酸为原料,乙腈为溶剂,经1,3-偶极子3+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的异噁唑拼接吡咯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3a~3h),产率41%~62%, d/r值为2∶1~10∶1,其结构经1H NMR,1...
【关键词】 异噁唑拼接吡咯螺环氧化吲哚;1 ,3-偶极环加成反应;亚胺叶立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礼军 周根 等 《合成化学》 2016年24卷8期 669-672,683页
【摘要】 以取代靛红和肌氨酸为原料制得1,3-偶极子,再与( E)-芳姜烯酮类化合物在乙腈中经3+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的芳姜黄酮拼合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3a~3j),产率70%~91%, d/r值15∶1~>20∶1,其结构经1H NM...
【关键词】 取代靛红;亚胺叶立德;芳姜黄酮拼合吡咯螺环氧化吲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炜 徐亮 《合成化学》 2016年24卷1期 43-46页
【摘要】 N-三甲硅甲基苯甲醛亚胺为非稳定型亚甲胺基叶立德前体,在磷酸催化下与取代噁唑烷酮烯烃经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10个具有cis-trans立体结构的新型2,3,4-三取代四氢吡咯-3-羧酸衍生物(3a~3j),收率65% ~75%,其结...
【关键词】 N-三甲硅甲基苯甲醛亚胺;非稳定型亚甲胺基叶立德;1,3-偶极环加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英 张文会 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34卷2期 9-13,46页
【摘要】 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生物碱,吡咯螺环氧化吲哚骨架一直是天然产物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里的研究热点.由于含吡咯螺环氧化吲哚骨架分子广泛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近年来对其进行全合成和衍生化合成研究也持续升温.以各种取代的氨基酸为原料和各种取代羰...
【关键词】 亚胺叶立德;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吡咯螺环氧化吲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进松 鲍锦库 《华西药学杂志》 2015年30卷5期 530-5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多样性导向合成类天然产物的方法,寻找具潜在药理活性的分子.方法 利用各种靛红衍生物与氨基酸衍生物原位生成亚胺叶立德,在温和条件下与取代苄基-2-苯基噁唑酮发生具有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1,3-偶极环化反应,一锅法生成连接噁唑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范晓祖 导师:赵洪武 北京工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1,4-苯并二氮(革)-2-酮具有热力学稳定的构象手性,其空间结构和化学结构独特,是一类优势的药物骨架,其各类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如镇静、催眠、抗抑郁、抗老年痴呆、抗肿瘤、抗HIV和抗疟疾等生物活性。而目前,对于1,4-苯并...
【关键词】 亚胺叶立德 ; 1,4-苯并二氮(卓)-2-酮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熊杨 导师:张敏 重庆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一直以来不对称催化反应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开发新型手性配体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新型合成方法学是不对称催化反应发展的源动力。经过多年的研究,手性配体的发展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仍然存在底物适用性不广以及手性催化能力有限等问题。手性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