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6
- 24
- 6
- 68
- 14
- 5
- 5
- 3
- 52
- 15
- 12
- 10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朝霞 马文瑛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9期 3297-33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之一,全球草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4,土壤碳储量约占全球总碳储量的1/5,在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各类天然草原面积近4亿hm2,约占国土面积的41.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世雄 杨晓艳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8期 6685-66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山西吕梁山系按照纬度从北向南依次选取马伦草原、荷叶坪、云顶山作为研究区,于2015、2016、2017年7月下旬进行亚高山草甸植被群落多样性调查,研究吕梁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不同年份、不同纬度的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吕梁山亚高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晓瑜 雷静品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36卷8期 1678-168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研究气温升高、氮素增加和人为干扰对亚高山草甸植物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开顶式生长箱(OTC)模拟增温,同时进行施加氮肥和除草处理,对青藏高原东南缘邛崃山脉东坡巴郎山(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的亚高山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宗达 刘世荣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0期 6376-63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于2011年4-11月对川西亚高山草甸的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水热因子对草甸昼、夜间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季节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川西亚高山草甸昼、夜间土壤呼吸的变化格局不同,昼间呈双峰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异平 江源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3期 3659-36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从牧草的适口性和营养成分两方面,研究了放牧对五台山高山、亚高山草甸牧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干扰草甸中适口性为喜食及以上的优质牧草种类为20种,喜食牧草在群落中的相对盖度最大,为45.40%;与之相比,极度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福孙 吴宁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1期 5286-52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OTC模拟增温实验,研究了川西北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由于开顶式生长室(OTC)的增温作用,在整个生长季内,地温(15cm)、地表温度和气温(30cm)的平均值在OTC内比对照样地分别高0.28、0.46℃和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亚婷 刘文治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8年26卷3期 298-3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形态解剖法和模型判别分析法,对秦岭亚高山草甸的30种草本植物的C3、C4光合作用途径进行了鉴定.两种方法的结果有差异,但综合认为解剖的结果更为客观.在15科25属30种植物中,共鉴定出7种C4植物,属于6科7属,分别为细茎橐吾(Lig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君 沙丽清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8期 3574-35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青藏高原由于高寒低温限制了有机碳的分解,大量的碳积累在土壤碳库中,对全球升温的反应很敏感.放牧可能会对该区草甸的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采用闭合箱动态法测定了云南香格里拉地区不同放牧管理方式下的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呼吸.常年放牧草甸与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亚婷 黎明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7年25卷5期 451-4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秦岭是我国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其亚高山草甸植被对环境变化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为了探索草甸植物对高山环境的适应策略,对陕西佛坪秦岭亚高山草甸30种草本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胞间CO2浓度特征进行分析.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晓霞 江源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7年31卷3期 437-4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文结合野外植被调查,在获取更为详细的景观尺度生境数据基础上,探讨了小五台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与直接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典范对应分析(CCA)的结果表明:1)在小五台的亚高山草甸分布地段,热量、养分和水分条件构成了其生境特征差异的基本格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