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1
- 20
- 2
- 1
- 3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毕思文 王秀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3年19卷z1期 16-21页ISTICPKU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人体的自组织,包括自组织的概念、自组织的状态描述、役使原理、自组织的几种形式,然后从简单巨系统的理论、概念和数学模型等方面描述了数字人体简单巨系统,最后,从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几类典型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柳青 《光明中医》 2009年24卷11期 2189-2193页
【摘要】 根据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理论的建立;五脏是人体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人体巨系统的"能量信息"系统和"物质信息"系统;阴阳五行在人体复杂巨系统的运用归纳分析,构建中医人体复杂巨系统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蔼乃 赵少奎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9卷10期 19-23页
【摘要】 西医以实证科学为基础,以分解、还原为主要方法,分工越来越精细,获得了许多医学上的成就,也治愈了许多疾病,但是强调治病,对人的因素重视不够,在维护整个人体健康方面遇到了某些困惑.中医把人看成"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整体,从辨证恒动的观点出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钰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4年1卷2期 70-73页
【摘要】 免疫系统是人体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本身具有构成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所有条件.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重新审视免疫系统会帮助我们提出无穷无尽的问题,这才是研究免疫学的有趣之处.免疫学是近代生物学中发展迅速的学科之一,与人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柳青 《中外健康文摘》 2012年09卷8期 5-7页
【摘要】 建构中医"脑主神明"的系统理论.根据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理论;中医人体复杂巨系统理论;中医心身医学系统理论;人体大脑信息调控疗法理论等分析归纳,建构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脑主神明"的系统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于景元 新时期中医药发展战略与政策论坛 2005年
【摘要】 人具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人体、人脑都是物质的,但人脑可以物质变精神.西医的发展是还原论方法.中医的发展是整体论方法.把人体作为系统来研究,采用的是系统论方法.本文介绍,一、从系统角度研究人体,二、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的启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公佑 郑入文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6期 1052-1055页ISTICCA
【摘要】 六经气化理论认为六经的本质是气化.从系统论角度看,气化应代指人体功能性系统,故《伤寒论》中六经的本质应是人体的六个功能性系统:太阳寒水表示人体系统边界,少阴君火表示人体系统生成元,少阳相火表示人体系统能量的生成与枢转,厥阴风木表示对人体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玉玲 赵宏杰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26卷9期 2026-20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复杂性科学的涌现性及其方法论难题,源于还原论思想和方法面对海量信息的力不从心.与之对应,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东方科学思想和方法可以解决这个不足.中医学是惟一的体系完整又继续发挥着功能影响的东方科学,它研究人体这个复杂巨系统的时空整体论和时空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汝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10卷1期 6-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系统科学(system science)在中国的发展起了主导及重要的作用,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在美国出版了闻名于世的<工程控制论>,回国后倡导了系统工程的发展.近期致力于创建系统学的基础层次的系统学(systemat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思文 吴广林 《中医药学刊》 2006年24卷4期 584-5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首先概述了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然后结合中医药工程和医学领域阐述了数字人体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数字人体与虚拟人的区别;详细论述了数字人体理论,包括人体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人体系统的离散动态系统、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