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1
- 1
- 8
- 2
- 1
- 1
- 1
- 1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奇 田本志 等 《昆虫学报》 2001年44卷3期 321-32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自行设计K式及仿制圆筒式诱捕器,以人工合成性信息素(Z,E)-9,12-tetradecadienyl acetate(简称TDA)为引诱源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影响诱捕器诱捕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效果的几个因素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春莲 高嵩 等 《湖北林业科技》 2012年1期 27-29,57页
【摘要】 通过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诱芯对马尾松毛虫引诱研究,结果表明:诱芯的有效诱距为300 m;从低剂量(50μg/枚)到高剂量(5000μg/枚)性信息素剂量与诱捕量未表现对数正相关的关系;诱芯在使用40~47 d内其有效成份的残量无显著差异;人工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琪 田俊策 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年33卷5期 584-589页
【摘要】 为明确3种稻田常见赤眼蜂,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n Ashmead、螟黄赤眼蜂T.chilonis Ishii和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Matsumura对水稻主要鳞翅目害虫二化螟Chilo s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金桐 孟宪佐 《生命科学》 2002年14卷4期 229-231页ISTICCSCD
【摘要】 综述了木蠹蛾性信息素研究及在综合防治措施中应用的最新进展,重点评述了木蠹蛾性信息素的结构鉴定与化学结构.至今有4种木蠹蛾的性信息素被鉴定,另外还筛选出2种木蠹蛾的性诱剂.在我国,对木蠹蛾的防治,应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使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山 陈国发 等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6年42卷3期 35-39页
【摘要】 在分析和鉴定我国云杉球果小卷蛾种群性信息素的基础上,利用林间生测技术,对其可能的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云杉球果小卷蛾种群性信息素的组分与瑞典种群不同,其性信息素组分仅为单一的组分反,顺-8,10-十二碳烯醇乙酸...
【关键词】 云杉球果小卷蛾;性信息素;反8,反10-十二碳烯醇乙酸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然 导师:王义华 江西农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海七鳃鳗是一种原产于大西洋的软骨无颔的水生脊椎动物,其生命周期分为幼体阶段、寄生阶段、性成熟阶段。寄生阶段的海七鳃鳗通过其锋利的牙齿和吸盘式的嘴巴吸附在其他鱼类的身上生活,鱼类一旦被其攻击,基本等于判了死刑。20世纪初,海七鳃鳗入侵北美五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文霞 王国昌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5期 4206-42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捕食螨是生要的生物防治因子.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发现了捕食螨的性信息素,许多研究证明植物挥发物在捕食螨向猎物定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捕食螨寻找猎物的植物挥发物来源于未受害植物、机械损伤植物、猎物危害植物、非猎物危害植物.人工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小伟 刘万学 等 《昆虫学报》 2009年52卷8期 907-9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 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和甘肃以西局部地区, 但一直保持向我国东部扩张的趋势.在国际上, 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和迷向防治苹果蠹蛾已经成为一种切实可行并广泛应用的害虫管理技术.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文霞 张峰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期 178-1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田间观察了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绣线菊蚜Aphis spiraecola Patch 、山楂圆疣蚜Ovatus crataegarius (Walker)等3种蚜虫对性信息素[(4aS,7S,7aR)-荆芥内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国庆 罗礼智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9期 3035-30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工合成的甜菜夜蛾性信息素两组分(顺,反)-9,12-十四碳二烯醇醋酸酯(Z9,E12-14:Ac)和(顺)-9-十四碳烯醇(Z9-14:OH)按不同配比制成诱芯,在风洞中均能引起雄蛾搜索气迹、定向飞行及接近诱芯的行为反应.不同配比和剂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