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99
- 142
- 35
- 5
- 2
- 99
- 59
- 49
- 46
- 31
- 86
- 72
- 55
- 37
- 3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樊龙江 庞洪泉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4期 848-85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如何分析转基因对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一直以来是一个难题.提出了一种所谓"人工杂交"的分析方法,即利用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转基因及其野生型植物群体,分别与一组具有代表性的遗传对象进行有性杂交,通过考察它们后代主要性状分离变异状况来评估转基因导入...
【中文期刊】 曹祖富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31卷6期 101-102页
【摘要】 在水稻人工杂交新品种选育中,F1代的种子数量及质量对该杂交组合的观察评价影响很大,为此总结了影响水稻人工杂交结实率和种子质量的因素及相关措施.
【中文期刊】 赵桂琴 Roger KALLA 《草业学报》 2003年12卷2期 106-111页
【摘要】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出现了一大批表现优良、经济效益高的转基因植物,但生产实践要求一种植物同时具有多个优良的转基因性状.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基因累集(Gene pyramiding),就是将多个基因集中到同一植...
【中文期刊】 薛慧琴 王晓孜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25年52卷3期 134-13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估自动化扫描和摄取系统辅助病理医师进行HER2 FISH判读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FISH检测HER2的基因扩增情况,以"病理医师独立判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ytoVision*系统与人工识别判读结合的"人机对话结果"以...
【中文期刊】 陈余 林琦 等 《生物学教学》 2025年50卷2期 48-50页 PKU
【摘要】 以使用ChatGPT对"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进行数字化创新为例,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辅助高中生物学模拟实验数字化中的应用,并为高中生物学教师提供使用范例.
【中文期刊】 高昕 周殊伶 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16卷12期 2360-2363,2372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尿液细胞学巴黎报告系统(TPS)辅助阅片系统联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诊断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8例疑似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尿液细胞学巴黎报告系统;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中文期刊】 潘阳阳 王立斌 等 《中国牛业科学》 2023年49卷2期 34-38页
【摘要】 [目的]为提高甘南农牧交错区牦牛生产性能筛选最佳杂交父本.[方法]分别选取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安格斯、娟姗牛优质冻精杂交甘南牦牛,比较妊娠牦牛的流产率、难产率,产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症的发生率,产后当年与第二年发情的比率.[结果]荷斯坦...
【中文期刊】 王凯 张燕洁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7年34卷11期 1216-1222页 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细菌人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BAC-FISH)技术是植物染色体识别、物理作图等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对于某些物种尤其是多倍体植物,由于大量重复序列的存在等问题,使得该技术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通过选择棉花分子遗传图中高重组区的微卫星...
【中文期刊】 覃瑞 魏文辉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0年27卷1期 20-23页 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细菌人工染色体与荧光原位杂交合成技术(BAC-FISH)是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定位技术.由于该技术较常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信号检出率高得多,近年来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运用该技术已将一些重要的功能基因...
【关键词】 细菌人工染色体与荧光原位杂交合成技术; 植物基因组; 原位杂交;
【中文期刊】 胡骁飞 孔蒙蒙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0年36卷9期 1114-111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拟制备灵敏、特异的1-芘丁酸(PBA)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性能进行鉴定.方法:碳二亚胺法(EDC)制备人工抗原PBA-BSA和PBA-OVA.PBA-BSA免疫BALB/c小鼠,选择血清效价高、灵敏度良好的小鼠进行细胞融合并筛选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