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2
- 3
- 6
- 4
- 4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佩玥 吴立东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4期 6985-70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商业造林和林业可持续经营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缓解战略,对碳中和至关重要.然而,中国林产品立地经营阶段详细的碳排放清单及碳足迹仍未见报道.通过对广西的国有林场桉树人工林立地经营原始数据进行调查,本研究创建了一个新的基于过程的桉树生命周期清单,涵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冠明 李万年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24卷3期 376-386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分析6种林分密度和2种林分起源下1~7 a生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的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每hm2蓄积量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探索一定密度范围内巨尾桉的最适林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岗岗 刘伟霞 等 《林业科学研究》 2022年35卷3期 185-192页
【摘要】 [目的]量化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结构多样性,为黄河故道森林结构精细调控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对2块50 m×100 m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采用径阶-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同时量化描述林木空间和大小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嘉雯 林娜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9期 6932-69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影响桉树人工林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对于提高桉树人工林生产力以及经营水平和合理利用树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收集我国3个桉树人工林种植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关于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对海拔、林分密度、林龄、年均温和年降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林林 刘效东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3期 213-221页ISTICPKUCSCD
【摘要】 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数据.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 其生物量与生产力问题研究历来受到广泛关注.在回顾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问题研究背景、历史、现状及其进展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大伦 沈燕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7期 5025-50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过程之一,直接影响着森林的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林地的肥力水平,而且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现象普遍存在,寻求杉木林连栽两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差异与连栽林分生产力下降的关系,无疑具有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升佐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10期 2308-23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我国杨树人工林总面积达700万hm2,位居世界第一.发展杨树人工林、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是世界杨树研究的发展趋势.在介绍中国杨树栽培区区划、杨树人工林的主要栽培无性系及其生产力的基础上,总结了近10年来我国杨树在立地质量评价、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文化 田大伦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4期 695-7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撂荒是传统杉木经营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植被的自然演替来恢复土壤肥力,从而实现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通过对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撂荒后1~5a 内的植被生物量和养分积累的定位观测,重点分析撂荒后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生长对策和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忠升 邵明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8期 1640-16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在黄土高原地区多年生林草地,出现了以土壤旱化为主要特征的土壤退化现象.退化土壤反过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最终将导致植物群落衰败和生态系统的退化,从而影响到林草植被的长期稳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持续稳定发挥,这已成为当前林草植被建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增文 李雅素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3期 444-4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普遍采用的短轮伐期萌生复壮的经营方式会使刺槐人工林在多代萌生以后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树种对养分的选择吸收导致土壤养分平衡失调.根据对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地的研究表明,刺槐从土壤中年吸收养分量以Ca最多,N次之,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