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
- 1
- 4
- 6
- 4
- 4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曾慧梅 占志 等 《四川精神卫生》 2021年34卷3期 252-2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选修心理学的本科医学生人格特征和家庭环境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于2017年6月通过横断面调查法,以67名选修心理学课程的本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MMPI)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调查.将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莉 罗羽 等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25卷1期 110-112页
【摘要】 在现代医学模式背景下,健全人格对帮助医学生学习成长,提高医疗卫生行业水平质量愈发重要.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与健全人格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促进.通过分析当前医学生人格特点以及问题倾向,利用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开设指导课程,教育和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尚睿娴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卫星会议暨第六届“岐黄雏鹰”学术科技论坛 2011年
【摘要】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静敏 谢波 等 《现代医学》 2022年50卷6期 755-75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改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状况的策略与实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在院临床实践的3个年级377名专硕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EP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晓霞 《校园心理》 2018年16卷4期 291-292页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各高校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学习心理保健相关技巧,塑造健全人格品质.但是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注重心理的负面信息,以问题为导向,给学生一种误导,“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课程的开设是为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17卷2期 149-15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讲授<健康人格心理学>课程并且在课前与课后两次使用16PF量表对选课学生进行课前与课后测查.结果 学生主观报告该课程对于有效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很好的效果,但在16PF测试结果上,除一项因子有显著性变化外...
【关键词】 人格教育;心理健康;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四妹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35卷23期 150-15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对中职生人格优势、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乐观态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152名中职生进行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心理健康课程干预,授课前后采用美国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著作中的"24项人格优势测验""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年11卷1期 44-48页ISTIC
【摘要】 目的为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尝试从人格教育入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法通过采用卡特尔16PF、SCL-90和成人内-外控制量表,对由首都经贸大学二年级选修<人格心理学>课程的学生组成的实验组和以随机方式抽取的同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济连 江琴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7卷2期 5-9页
【摘要】 大学生心理处于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从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一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阳 臧晓莉 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6期 89-90页
【摘要】 意象对话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本土发展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技术,它以意象为媒介与来访者进行“下对下”深层次的交流,以达到化解消极情绪、消除情结、深入探索自我、整合人格的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在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尝试开设意象对话技术课程的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