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9
- 3
- 1
- 75
- 10
- 4
- 4
- 2
- 63
- 20
- 14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雷钧 洪葵 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7年23卷8期 638-6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讨人野生型p53(wt-p53)基因增强大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将携带wt-p53基因的质粒分别转染两种p53基因突变的人大肠癌细胞系HT-29及SW620,分析细胞中p53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杰芳 王喆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年28卷20期 1855-18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构建人野生型p53肿瘤抑制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建立p53转基因烟草植株.方法:将人野生型p53肿瘤抑制基因编码区克隆于pUC19,pBI426和pCAMBIA2301载体,构建含人野生型p53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理送 袁文斌 等 《浙江医学》 2006年28卷1期 19-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人野生型p53基因对人结肠癌SW1116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电穿孔法将正向携带有野生型p53基因cDNA的重组反转录病毒质粒导入有p53基因突变的人结肠腺癌SW1116细胞,筛选带外源p53基因的G418抗药性SW1116细胞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红 唐恩洁 等 《免疫学杂志》 2005年21卷2期 148-14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外源性P53基因转染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人野生型P53基因表达载体导人HepG-2细胞中,经筛选和鉴定后,采用MTF法观察其对甲氨蝶呤(MTX)和足叶乙甙(VP16)作用后的HepG-2细胞生长抑制及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红 任碧轩 等 《川北医学院学报》 1999年14卷2期 10-11页ISTICCA
【摘要】 人P53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短臂上(17p13.1),编码一个由393个氨基酸组成的核磷酸蛋白,有调控细胞的生长,维持基因组的稳定,其突变、缺失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野生型P53基因的抗肿瘤特性,我室采用分子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理送 郑树 等 1997年14卷3期 146-147页ISTICCA
【摘要】 为了探讨野生型P53基因对人肠癌细胞株的抑瘤效应,用电穿孔方法将正向携带有野生型P53基因cDNA全长的反转录病毒重组质粒(Dol p53)导入有P53基因突变的人肠癌SW1116细胞,通过标记基因NeoR筛选带外源P53基因的G418抗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好山 导师:熊正爱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妇产科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对于肿瘤的治疗,目前手术、化疗、物理等疗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求更为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近年来脉冲电磁场以其独特的电穿孔效应在基因转染、诱导细胞凋亡[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娟 导师:常淑芳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妇产科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本文对超声联合LHRHa靶向脂质微泡介导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卵巢癌A2780/DDP细胞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HRHa靶向脂质微泡的制备及其体外寻靶鉴定。
目的:制备人卵巢癌靶向超声造影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雷钧 导师:邵江华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昌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利用p53基因突变的大肠癌细胞,探讨人野生型p53(wt—p53)基因增强5-FU对大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肿瘤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一、将携带wt—p53基因的质粒分别转染两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晓冬 2004全国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学术研讨会 2004年
【摘要】 本文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特点构建针对人野生型p53的发夹环RNA(shRNA1、shRNA2和shRNA3),检测其对哺乳动物细胞中p53基因的干扰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