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6
- 21
- 1
- 21
- 16
- 8
- 7
- 3
- 31
- 11
- 7
- 7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遒生 潘林 等 《口腔医学》 2006年26卷5期 351-3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计算机头影测量自动定点技术.方法 随机选择20张头颅侧位片作为待测图像,另选1张高质量的X线片为标准图像.使用仿射变换结合模板匹配的方法来识别标志点.首先在标准图像上手工确定各标志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点的标准模板;然后用仿射变换...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计算机辅助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林 胡遒生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19卷11期 661-664页ISTIC
【摘要】 目的:实现头颅侧位片标志点的自动识别,减少人工定点带来的误差.方法:确定标准模板并确定标准图像上标志点的位置,利用仿射变换将这些点变换到被测图像上作为初始位置,以缩小搜索范围;利用对标准模板的形变实现不同标志点的识别.结果:实现软硬组织轮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光泉 曹国刚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18卷5期 337-339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X线头影测量分析中标志点实现自动识别.方法在自动定点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标志点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模板匹配方法应用于头影图像,可以确定孤立标志点.对于依附于边缘的标志点采用边缘检测的方法.首先对标准图像的特征边缘利用仿射变换确定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 张燕 等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18卷7期 1110-1112页
【摘要】 众所周知,图像配准是一项成熟的图像处理技术,然而由于数据复杂等特点,使得这一技术在扩散张量图像(Diffusion Tensor Images,DTI)方面的应用屈指可数.根据张量数据的特点和物理意义,在仿射变换的前提下,本文以距离函数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衍秋 刘小武 等 《电子学报》 2010年38卷4期 904-909页
【摘要】 PROPELLER(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with Enhanced Reconstruction)磁共振成像方法对刚性运动伪影的消除效果非常显著,已经在头部磁共振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力新 安会霞 等 《天津大学学报》 2006年39卷11期 1375-1378页
【摘要】 针对计算机断层成像中床板非均匀性制约定位像质量给临床扫描带来的问题,提出基于图像配准的数字减影方法.该方法先通过仿射变换将空床板扫描图像投射到与待校正图像相同高度的平面上,再采用单向Sobel算子提取出两幅图像中的床板纵向特征并对齐,最终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安娜 吕丹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0年27卷4期 763-768,78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针对医学图像的非刚性配准,给出一种实用的特征点匹配算法--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进行特征提取的图像配准算法.该算法利用图像特征在尺度空间具有平移、旋转和仿射变换不变性,提取图像的特征点.选择双向匹配算法建立特征间点的匹配关系,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粹芹 《信息技术》 2021年7期 133-138页
【摘要】 针对AES算法应用于医院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性差、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AES医疗数据加密方法.该方法利用不可约多项式构建最佳仿射变换生成新S盒,通过平方剩余算法实现密钥扩展,增强了加密算法安全性.为提高数据加解密效率,设计了AES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菲 叶浩锋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17卷19期 143-144页
【摘要】 CT对骨质方面具有成像优势,MR对软组织具有成像优势,临床上将二者通过医学图像配准融合,得到同时具有软组织与骨质信息的图像.对于CT和MR的图像配准,该文先采用最大互信息法来进行粗配准,利用优化器对算法的优化调整步长参数和最大迭代次数参数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晋慧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24卷1期 30-32页ISTICPKUCA
【摘要】 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了多模3D医学图像的仿射配准,并针对经典遗传算法后期收敛速度缓慢,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特点做了相应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分阶段编码的遗传算法能加速配准进程,该算法对图像配准时间基本恒定,有利于临床实际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