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4
- 2
- 1
- 7
- 6
- 2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罗志增 李文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年24卷4期 355-3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针对手部缺失的残疾人佩戴电动假手的需要,研制一种实时控制两个自由度的肌电假手.方法:通过采集三路残疾人自身残臂上的表面肌电信号,应用简单的信号能量作为特征值,并通过二叉决策树的模式分类方法识别得到手部两个自由度5个动作模式,由单片机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人成 王爱明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26卷4期 9-10,8页ISTIC
【摘要】 本文从外观式样与材料、功能与结构,以及控制与操纵方式三个角度讨论了截肢者日常生活用假手的仿生设计方法.通过对单自由度和多指多自由度典型假手实例进行分析,分析了假手仿生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几个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翁氪赟 第七届全国康复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随着机器人灵巧手技术的发展,多指多关节仿生假手技术日益成熟,除了已在推广使用的I—Limb仿生假手外,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开发了多种假手样机。本文按照驱动电机的数量,将这些假手分成多指单/双自由度和多自由度假手3种类型,分别予以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明文 张西琳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年23卷1期 110-11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压电薄膜聚偏二氟乙烯(PVDF)实现仿生肌电假手的触滑觉功能.方法 分析压电材料PVDF的特点和压电特性,研究由PVDF构成的触滑觉传感器的信号产生原理及其在肌电假手上的实现,设计压电信号调理电路和PVDF触滑觉反馈控制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敬章 李芳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年21卷1期 81-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肌电假肢是用截肢者残端表面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m,EMG)作为控制信号源的外动力假肢,尤其是肌电假手有机地将人体与外部装置运动联系起来,使假手动作自然,仿生性能好,深受广大使用者和研究人员的青睐.利用表面EMG信号辨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明文 王人成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年20卷7期 493-4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自前苏联假肢中心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肌电假手以来[1],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假手的仿生智能传感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目前重点研发多自由度有传感智能假手[2-3],目的是提高假手的灵活性及与环境的信息交互能力,增加假手操作的自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云 朱林剑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年19卷1期 52-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智能假手的特点目前人们对于智能假手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对智能假手的明确定义.概括地说,所谓智能手,就是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融合在一起,制作出的能够模仿人手的感觉和动作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常铖导师:宋爱国 东南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博士) 2016年
【摘要】 假手是一类典型的人机交互设备,对于辅助手臂截肢患者恢复手部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早期的假手以装饰性为目的,用以在外观上装饰残疾人缺失的肢体。现代智能假手以电动假手为主,它是生物医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控制科学、机器人学等众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德闻 王人成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20期 2994-2995页ISTICPKUCA
【摘要】 智能假肢能够根据外界条件变化和工作要求,自动调整系统参数,比普通假肢具有更好的仿生性和适应性.上肢假肢的智能主要体现在假手抓持物体时对物体形状和力的自适应控制能力;下肢假肢的智能主要体现在膝关节力矩控制和对外界冲击及时反应等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刁兴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1年16卷6期 343-3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假肢研究的深入,现代技术条件已允许假肢达到很高的对症性,从而满足各种各样的残肢条件和对假肢不同的功能要求.从普及型下肢假肢到全电脑控制智能仿生腿,从普通的美容上肢假肢到带感应控制的肌电控制假手,假肢技术发展的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