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11
- 2
- 2
- 27
- 7
- 4
- 3
- 1
- 10
- 8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江天云 辛娟娟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6期 1081-1083页ISTICCSCDCA
【摘要】 针刺手法是针刺得气和治疗疾病起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中医理论重视针刺手法的选择与疾病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的针刺手法对患者亦会产生不同的疗效,因此,针刺手法参数定量化对针刺手法教学传承和临床应用及其标准化意义重大.针刺作用力是表征针刺手法的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宇航 孙瑞芬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4年28卷20期 3223-322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目前中医成人针刺穴位数字化、可视化系统相关报道日益增多,且中医儿童针刺穴位数字化、可视化系统及蒙医训练针刺手法仿真系统已有报道,但蒙医面向儿童群体此类系统尚未见报道.目的:研发蒙医儿童针刺穴位仿真系统,希望供临床教学、施术手法练习及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国庆 汪子栋 等 《环球中医药》 2024年17卷1期 166-172页ISTICCA
【摘要】 针刺量效关系研究旨在于阐述针刺量与针刺效的核心内涵,明晰针刺量中刺激量与接受量的分类以及不同刺激量的量化和规范方法;进而分析针刺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单一因素与综合因素在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的最佳刺激参数,从而以疾病和穴位为基础探求针刺量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虹岩 刘佳慧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41卷5期 528-534页ISTICCSCD
【摘要】 针灸作为中医学之瑰宝,针刺行针手法更是其中精髓,影响针刺临床疗效的关键要素即为针刺手法.从上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就开始运用现代化科技技术对针刺手法量化进行了不断深入的探究,作者对针刺手法的采集、手法参数数据的挖掘、针刺手法量化器材的研制、针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姬宇程 李忠贤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年24卷11期 1745-174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蒙医针刺手法的训练是蒙医针灸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步骤.目的:在虚拟环境中,建立表达不同上肢穴位蒙医针刺手法涉及的力学模型,以多层次展示蒙医上肢针灸穴位的针刺过程.方法:①由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1名在职研究人员针对蒙医针刺疗法在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连靖 毛慧娟 等 《中医教育》 2022年41卷1期 85-88页
【摘要】 将针刺麻醉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并观察其应用效果.在针推实验教学中开展针刺麻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邀请针推及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VR体验,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实验项目应用效果.99%学生认为针刺麻醉虚拟VR有助于提高临证思维能力,9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玥蓓 张瑜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卷5期 4-6页
【摘要】 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颈椎病针刺治疗"在线实验课程建设,借助虚拟仿真优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从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栏目设置等方面介绍了虚拟仿真课程"讲、练、考"的建设,突出了颈椎三维解剖展示、针刺动态过程、临床思维培训等课程特点,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旭明 彭昊宇 等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9年28卷10期 51-56页ISTICCA
【摘要】 为了满足广大中医学生和中医爱好者的需求,研发了一款基于Web的针刺面部穴位定位、处方学习和虚拟仿真系统的软件.该软件通过建立虚拟仿真面部穴位定位坐标系统,应用信息融合算法获取多个专家对每个面部穴位点定位的"最佳精准值",采用人工智能模式匹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闵友江 凌方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3年24卷12期 3078-3080页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针刺过程中针体受力的动态监测系统”采集的参数波形图的分析,并对针刺补泻手法时针体受力进行公式推理,我们认为通过已研制的仪器改变其左右捻转的角速度和上提下插的速度(即左右捻转及上提下插用力的轻重)可以达到针刺补泻手法的仿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萍 杨华元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9卷3期 462-463页ISTIC
【摘要】 针刺的刺激量是决定针刺效应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开展大量的针刺量化研究以期达到最佳针刺疗效.针刺量化研究中存在概念模糊不清、缺乏规范化方法两大问题,二者对开展针刺量化研究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明确针刺刺激量相关概念,运用针刺手法仿真仪代替传统针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