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2
- 6
- 3
- 24
- 15
- 8
- 5
- 1
- 39
- 13
- 7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珅 李志平 等 《医学与哲学》 2013年34卷17期 87-88,封3页ISTICPKU
【摘要】 从档案资料中发现,伍连德在东三省防疫总处工作期间,对我国出入境动物检疫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他的大力推动下,黑河道立兽疫检验所和满洲里、海拉尔獭皮消毒检验所得以建立,使得黑龙江省成立了第一个由中国政府掌管的出入境动物检验机构,并且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文泽 《医学与哲学》 2010年31卷19期 78-79页ISTICPKU
【摘要】 193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让伍连德博士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接近诺贝尔奖的华人.但是,不得不面对他最终落选的遗憾.从科学创造过程中的科学发现、科学精神与科学环境等三个方面来分析伍连德博士落选的可能原因,同时时代变迁也会对此产生影响.
【关键词】 伍连德;诺贝尔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微 李志平 《医学与哲学》 2010年31卷19期 76-77页ISTICPKU
【摘要】 伍连德(1879年~1960年),剑桥大学第一位华人医学博士,1908年回国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帮办.1910年末东北爆发鼠疫,他出任"东三省防疫总医官".经过科学考察与实验对旱獭进行研究,他确定了鼠疫菌宿主动物和肺鼠疫传播方式,并创立"肺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培兵 《医学与哲学》 2010年31卷19期 80-封3页ISTICPKU
【摘要】 在1910年东北鼠疫大流行防控中,伍连德因为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发现了土拨鼠在肺鼠疫传染中的作用,获得193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提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走近诺贝尔医学奖的华人.伍连德与诺贝尔医学奖擦肩而过,有被提名项目自身学术影响的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琦 《医学与哲学》 2006年27卷1期 53-55页ISTICPKU
【摘要】 王吉民、伍连德撰写英文版<中国医史>的起因与美国医史学家嘉里逊的<医学史>一书有关.伍连德的信可能使嘉里逊对中国医学的看法有了改变.<中国医史>有未正式公开出版的中文译本,其翻译初衷是为了批判所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维康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年42卷9期 53-54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近代世界医学史上,自从开始举办国际性质的医学卫生会议以后,相当长时期里,在世界上拥有人口最多的中国,却无缘派出代表参加会议,更遑论中国代表在国际医学卫生会议中担任主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静 刘小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6期 124-126页
【摘要】 伍连德(1879-1960)博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公共卫生学家、医学史家、防疫专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为促进中国近代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保存国粹,矫正外论”,伍连德博士与王吉民博士一起花费16年时间,广泛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岸冰 何兰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5卷1期 21-24页
【摘要】 近代上海海港检疫开国内入境检疫之先河,它以船只检疫为重点,在以伍连德为首的海港检疫管理处的带领下,制订了一系列的海港检疫规章制度,并注重与国内外港口建立密切联系,时刻关注检疫态势.尤其重要的是,把开展传染病防治作为日常研究课题.这一系列的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学博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3年34卷3期 379-382页
【摘要】 剑桥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李约瑟与伍连德往来函件,记录了1956年李约瑟与伍连德经通信联系后在英国见面,并接受编辑删改《伍连德自传》书稿工作的一些情况,其中《伍连德自传备忘录》为其编辑删改意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