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1
- 1
- 1
- 44
- 26
- 19
- 15
- 11
- 23
- 20
- 18
- 18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雯 卞丹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9年19卷1期 117-124页
【摘要】 以从大黄鱼中分离得到的腐败菌为研究对象,从菌体粘附性这一角度解释希瓦氏菌成为海水鱼的优势腐败菌的原因.以细菌总数、TVB-N、TMA和K值为腐败指标,测定分离纯化自冰鲜大黄鱼体的3株希瓦氏菌(MA1-5,MA1-7,MA1-13)和3株假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海霞 李冉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年38卷5期 111-118页
【摘要】 分离鉴定4 ℃有氧冷藏鲢鱼去皮肉片货架期终点腐败相关优势假单胞菌,并研究鲢鱼重组Cystatin(家族Ⅱ)对优势腐败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首先利用CFC培养基从4 ℃有氧冷藏鲢鱼去皮肉片货架期终点,分离筛选出腐败相关假单胞菌,并采用生理生化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兵 李婷婷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7年17卷7期 139-145页
【摘要】 水产品腐败变质主要由细菌引起,其中优势腐败菌起主要作用.Ⅳ-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AHLs)介导的群体感应(QS)系统作为细菌的重要生理调控系统,可以调控腐败菌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本文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确定大菱鲆的优势腐败菌,通过根癌农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胥亚夫 林洪 等 《食品科学》 2010年31卷23期 109-113页
【摘要】 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利用细菌鉴定系统,对4℃冷藏养殖牙鲆货架期终点时的主要腐败菌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最终确定4℃冷藏货架期终点时养殖牙鲆的优势腐败菌为腐败希瓦氏菌,占细菌总数的比例约为58.4%.水产品巾常见的腐败菌假单胞菌属细菌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振伟 许钟 等 《食品科学》 2010年31卷23期 118-122页
【摘要】 通过分析接种腐败菌的大黄鱼无菌鱼块在贮藏中的感官、腐败代谢产物和腐败菌的变化,以腐败菌生长动力学参数和腐败代谢产物产量因子(YTVB-N/CFU和YTMA/CFU)为指标,探讨冷藏大黄鱼优势腐败菌(腐败希瓦氏菌、假单胞菌以及这两种菌的复合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静杰 江朝光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1年13卷5期 269-2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寻找铜绿假单胞菌流行优势克隆与气候、地域流行病学相关性,观察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与流行特点,指导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监控。方法:对全国5个地区随机选取的3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分析,电泳图谱经数据转化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仅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萍 李学英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15年31卷6期 236-242页
【摘要】 将鱿鱼在0、5、10、15℃有氧贮藏过程中的细菌菌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鱿鱼贮藏初期其细菌组成较复杂,其中91.48%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仅占4.26%,优势菌为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浅黄金色单胞菌(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广胜 宋璟瑞 等 《贵州医药》 2025年49卷2期 287-2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标本菌株鉴定及优势菌耐药性.方法 采集276例脓毒症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病原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鉴定血标本菌株,分析其优势菌耐药性.结果 276例脓毒症患者血标本中分离出35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13株(3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舢舢 赵晨曦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4年48卷2期 315-3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比研究了健康对虾和感染肝肠胞虫的发病对虾肠道及肝胰腺菌群的组成、多样性、微生物介导的功能和种间互作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健康对虾的肠道和肝胰腺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高于发病对虾.在属水平上,健康对虾和发病对虾的肠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菊元 张毅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8期 238-247页
【摘要】 为延长黄颡鱼货架期,对黄颡鱼分别进行非充氮包装和充氮包装,测定其在4℃冷藏期间鲜度指标、微生物菌群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充氮包装减缓了黄颡鱼冷藏期间的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pH值的增长速率,有效维持鱼肉的色度、硬度及感官品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