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4
- 4
- 2
- 2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袁亚美 施慧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44卷17期 1681-1685页
【摘要】 以教育部创新教学课程大赛为契机,对高等中医院校护理本科中医护理相关课程进行系统改革,注重学生思想、行为及知识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重视教师多元化的教学及评价方式,强调培养目标整合,培养课程内容的革新,凸显中医护理特色,以传承、创新为改革要点,...
【中文期刊】 廖芳丽 胡瑾丽 等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32卷9期 204-206页
【摘要】 目的:评估传承-创新-实践三位一体中西结合模式在中医院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并比较其对急诊科管理质量和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医院急诊科自2021年4月对收治患者应用传承-创新-实践三位一体中西结合模式,2020年1月-2021年3月为...
【中文期刊】 王皓 《医学与社会》 2025年38卷4期 102-108页 ISTICPKU
【摘要】 由于中医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厚关系,中医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体量巨大、融合艰难、本末倒置的三重困境.坚持和发展中医技术整体主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医现代化转型的困难.对中医技术整体主义进行理论分析可以发现,中医技术整体主义是理一分殊的...
【中文期刊】 董国菊 梁小雨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1期 1-4页 ISTICPKUCA
【摘要】 汗液是人体重要的体液之一,也是人体的代谢产物,但是汗液检测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并不广泛.中医汗血同源理论对汗液的认识和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汗血同源的经典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传承与创新,阐释和丰富了中医汗血同源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
【中文期刊】 陈谦峰 王立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26卷2期 124-129页
【摘要】 梳理旴江医学的历史发展及其与江西地域文化的相互作用,分析旴江医学在地域文化内涵、传播等领域的贡献,并揭示多元文化对旴江医学的深远影响.提出促进两者融合发展的策略,包括政策支持、资源整合、文化传承与模式创新,并阐述这些策略在教育培训、人才培养...
【中文期刊】 李秀岩 冯冬菲 等 《中国医院管理》 2024年44卷8期 84-88页 ISTICPKU
【摘要】 中医药、古希腊医学、阿育吠陀和阿拉伯医学被认定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梳理了四大传统医学的教育培训体系.对比发现:中医药重点关注师承关系,理论与实践结合;古希腊医学以强大的理论研究与实验观察为主要特点;阿育吠陀高度重视文化认同为主要特点;阿拉伯...
【中文期刊】 汤玲玲 赵霞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0卷10期 1064-107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江育仁教授基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小儿"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学术观点,并将"运脾法"作为小儿厌食、泄泻、疳证、缺铁性贫血等脾胃病治疗的首选方法.通过系统剖析江育仁教授"运脾法"的学术内涵、临床实践与传承发展,结合当前研究进展...
【中文期刊】 郑红月 诸佳珍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11期 1384-1390页 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基于需求驱动的中医药古籍校内传播的成果、价值与优势.[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在检视当下古籍传播不足的基础上,阐述"需求"要素的决定性价值,并进一步从观念的植入、古籍阅读技术性困难的化解、古籍传播与教学科研接轨、平台...
【中文期刊】 高星 《广西医学》 2024年46卷7期 949-954页 ISTICCA
【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为推进健康广西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同时已经形成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以及大健康服务产业特色.广西以健康生态为核心,积极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高质量发展....
【中文期刊】 王科军 刘莹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1期 1-3页
【摘要】 依据中医诊断学课程特点,对接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要求,课程组积极构建"五结合一回归"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授课回归中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