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6
- 4
- 1
- 1
- 1
- 4
- 3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普清 袁斌 等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1年17卷2期 115-119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以电刺激外周感受野诱发的大鼠脊髓背角WDR和NS神经元的晚串放电(C-反应)为指标,以串脉冲刺激对侧大脑脚(CP)作为条件刺激,在C-反应受到明显抑制的神经元,分别观察了电解损毁红核(RN)和RN内注射兴奋性氨基酸的受体拮抗剂对刺激CP的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日辉 滕国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9年26卷4期 358-361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细胞内记录技术, 在16只成年健康猫, 研究了皮层第一躯体感觉区(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area,S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S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差异大,放电形式多样.极化电流绝对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日辉 滕国玺 《生理学报》 1999年51卷1期 101-1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采用细胞内记录技术,研究了猫皮层第一躯体感觉区(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area,SⅠ区) 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膜的电学特性和对刺激腹后外侧核(ventral posterior lateral nuc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亮 陈志文 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4年30卷7期 1044-10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骨骼具有高度的神经支配,随着骨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感觉神经和骨重塑之间的偶联机制逐渐受到重视.由感觉神经元介导的骨性疼痛在骨病的发展、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引起骨性疼痛的具体病理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然而研究表明主导骨吸收的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晨颖 王克威 《生理科学进展》 2007年38卷4期 351-35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7选择性高表达在伤害感受性脊髓背根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上,在疼痛电信号的产生、传导和调控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伤害性感受器上的NaV1.7亦在慢性神经痛和炎症痛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类遗传性...
【关键词】 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7;SCN9A;慢性疼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晓辉 张宏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17期 145-14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细胞内蛋白激酶C、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G、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核转录因子κB等信号转导分子参与了病理性疼痛中枢敏感化的产生和持续过程,了解其特征,更有利于认识中枢神经系统在疼痛的产生与传递过程中发生的可塑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磊 杨胜 等 《生理科学进展》 2005年36卷1期 23-2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N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s)在疼痛的传递与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密集分布于脊髓背角伤害感受性神经元突触前末梢,参与主要疼痛介质如谷氨酸和P物质等释放的调节.通过阻断上述通道,选择性N型VDCCs阻断剂表现出强效镇痛作用,N型VDCC...
【关键词】 N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钙通道阻断剂;疼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跃秀 袁斌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24卷6期 531-534,5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参数电针对大鼠"足三里穴"的镇痛效应.方法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腰部脊髓背角广动力型(WDR)和特异伤害感受型(NS)神经元的活动,观察了不同强度(1 mA,5~6 mA)和不同频率(5、20、50、100 Hz)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剑青 张天祥 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21卷1期 9-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电刺激和微注射吗啡均能显著抑制广动力型(WDR )和特殊伤害感受(NS)神经元的伤害感受性放电.但是对NS神经元放电的抑制明显地大于对W DR神经元.电刺激PAG能完全抑制NS神经元的伤害感受性放电.于PAG 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善学 李继硕 等 《生理学报》 1998年50卷5期 570-5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猫上,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了躯体和内脏的伤害性刺激对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接受盆神经内Aδ纤维传入的神经元皆为特异性伤害感受或广动力范围神经元--它们可被包括会阴部皮肤的躯体感受野的机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