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6
- 10
- 6
- 63
- 5
- 1
- 1
- 1
- 45
- 12
- 12
- 10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贾伟楠 苏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8期 1287-1289页ISTICCSCDCA
【摘要】 杨璿为清代著名医家,其伤寒与瘟疫辨治经验集中体现在《伤寒瘟疫条辨》当中,杨璿主要从病因病机、行邪伏邪、脉证、治法及方药等方面明辨伤寒与温病,集诸家之说,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创立以升降散为首的辨治温病十五方.《伤寒瘟疫条辨》集杨璿辨治伤寒与瘟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顺 刘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2卷8期 626-62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升降散的君药及其理论依据,给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素问》《伤寒瘟疫条辨》等相关文献的研究,同时结合临床案例,探讨升降散君药的动态性.[结果]君药针对主要病机而立,病机的动态性决定君药的动态性,升降散方证根据不同的病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再良 《四川中医》 2007年25卷6期 38-39页ISTIC
【摘要】 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一书,从病因病机、症状鉴别、处方用药等方面展开,叙述伤寒和温疫各不相同的诊治规律,于临床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在温病学说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海祥 侯凌森 等 《中医学报》 2023年38卷10期 2100-2105页ISTICCA
【摘要】 "火郁发之"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是热性病证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后世医家对其多有阐发."火郁发之"理论强调治疗火郁之证时,"发"其"郁",从其属,伏其主,针对病性、病位、兼夹虚实等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审因辨治,解郁散火,畅达气机,祛除病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振华 梁爽 等 《北京中医药》 2024年43卷4期 406-408页ISTIC
【摘要】 基于《伤寒瘟疫条辨》,从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组方、复病治疗等角度探讨杨栗山疫病证治特点.疫病因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所致,病机是阳热怫郁,治疗疫病以逐秽为第一要义,轻者用清法,选用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小清凉散、大小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楠 马晓北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10期 1645-1648页ISTICCSCDCA
【摘要】 升降散为中医治疗疫病的经典名方,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早期治疫经验的积累,从金元时期开始在民间流传由僵蚕、大黄组成的治大头瘟"无名仙方".其后该方收录于《御药院方》(五痹散)、《普济方》(夺命丹)当中,广为流传.明代龚廷贤在《万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林枝 崔迪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8卷11期 1845-1847页ISTICCSCDCA
【摘要】 治疫名方升降散配伍严谨、组方精妙,备受后世医家推崇,不仅治疫疗效显著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文章从升降散的组方特点、制方机理、化裁发挥3个方面对升降散的制方主旨进行了论述和阐发,升降散紧守"阳热怫郁"核心病机,主要作用特点是以僵蚕、蝉蜕为主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心婷 闫子民 等 《四川中医》 2022年40卷11期 34-37页ISTIC
【摘要】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杨栗山广纳历代医家之精华,著成《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温疫乃因感受"杂气"致病,病机以"内有郁热"为主要特点,治疗上多用僵蚕、蝉蜕宣散透邪,并创制以升降散为基础的治温十五方,总结出温疫治疗当辛凉透散、清热解毒、苦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婧雅 赵进喜 《世界中医药》 2020年15卷5期 781-785页ISTICPKUCA
【摘要】 升降散出自清代名医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曾被作为治疗温病的主方.赵进喜教授将“郁热内结、湿浊邪毒阻滞气机”作为本方治疗的关键病机,将发热不退或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胸烦闷、大便不畅、脉数急作为升降散的临证要点,同时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仁洪 《江苏中医药》 2020年52卷9期 74-76页ISTICCA
【摘要】 升降散出自清代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一书,该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米酒、蜂蜜组成.在制方过程中,杨栗山广泛汲取前人学术精粹,融入《内经》《伤寒论》《伤寒直格》《伤寒缵论》《温疫论》等著作的观点,并结合自身临证经验.该方包含了宣泄郁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