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
- 16
- 3
- 2
- 2
- 1
- 5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晶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22卷3期 40-41,47页ISTICPKU
【摘要】 在精神哲学视域下,婚姻并非单纯是夫妻双方个体的结合,爱情也不能作为婚姻的情感基础.只有当婚姻中的个体与婚姻这个伦理实体在精神上达到直接性同一,个体性的爱情转化为伦理之爱,婚姻才能真正实现稳定和谐.因此,加强婚姻伦理的教育、引导和规范可以为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玉宇 《前沿》 2006年2期 39-42页
【摘要】 企业既是经济实体,也是伦理实体,是两者的统一体.在价值层面,它首先体现为伦理实体.企业的伦理关系表现出契约性、层次性,最终形成高于经济利益的价值指向.企业的契约特性决定了诚信是企业最为重要的伦理品质,是企业伦理文化层面的第一核心竞争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崭 《齐鲁学刊》 2023年2期 82-89页
【摘要】 作为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民族基因和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品格,家国情怀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体现了人们对家庭和国家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它从个体修身开始,沿着家(乡)、国、天下的伦理路径不断渗透和化育,通过明确个体对家庭和国家必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春峰 魏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31卷12期 1577-1580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了解地方性医学院校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课程加入慕课教学环节的认知、评价和感受.方法 对某医学院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的临床、全科和影像本科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笑笑 《医学与哲学》 2012年33卷5期 25-28页ISTICPKU
【摘要】 基因伦理学中的实体论认为,在道德讨论中,人的自然体以及附着在自然体上的精神过程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实体,通过基因技术对人进行干预和操纵是极不道德的.然而从社会实践来看,自然基础不能作为反对基因技术干预的基础,对技术责任的担忧也不能成为否定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廷干 《医学与哲学》 2007年28卷17期 3-6页ISTICPKU
【摘要】 基于本体思维的"原子式探讨"不能实现医学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由本体伦理思维到伦理生态思维的道德哲学范式转换为探讨医学伦理精神提供了新的思维向度和价值资源.伦理生态视阈中的医学伦理精神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张力系统,其建构在于:重建伦理主体的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卫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9年21卷4期 30-35页
【摘要】 "美好生活"的伦理真义是人以主体性精神自由的姿态超越物欲和主观任意性的束缚以达到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其伦理表达便是个体向伦理实体的回归.伦理实体之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它既是规约自然情欲的最强动力,也是对人的"类本性"的最好表达,而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卫华 《伦理学研究》 2022年2期 112-117页
【摘要】 从道德哲学角度考察和反思近些年来伤害无辜民众的社会恶性事件,可以看出,它们既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公共安全事件,更是关涉到人的精神层面的伦理事件,其精神根源是"怨恨"."怨"作为"自我心灵折磨",直接导致个体的"精神沉沦",并以"匿怨"的形式破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