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41
- 8
- 1
- 1
- 9
- 7
- 7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惠娟 沈汝(木冈)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07年22卷29期 4142-41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流动人口孕产妇分娩限价救助标准及效果评价,探索流动人口贫困孕产妇分娩救助方法.为政府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分析研究方法,抽取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三所试点医院分娩的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分娩资料,选择接受基本服务项目并且住院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银霞 贺艳宁 等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年24卷7期 4109-4110页
【摘要】 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吊庄地区从2004年实施免费救助项目以来,针对住院分娩率低、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的实际情况,通过完善妇幼保健网络,建立并加强镇卫生院建设和技术培训,减免孕产妇保健服务费用,加大健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22卷4期 488-488页
【摘要】 <篇首> "降消"项目在我县实施7年多,我县的住院分娩在2000年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现将近几年的"降消"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武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年27卷11期 849-850页
【摘要】 目的:分析阜南县孕产妇死亡原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阜南县1997-2006年53例死亡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0年内我县活产总数135 325人,孕产妇死亡率平均39.16/10万.1997年死亡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萌 乔慧 《中国妇幼保健》 2013年28卷30期 4933-49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分析四免一救助政策实施后其执行情况与取得的效果,为进一步促进孕产妇安全分娩提供理论基础及建议.方法: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获取四免一救助政策实施前、后贫困山区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产前检查地点、住院分娩地点和产后42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德英 《中外健康文摘》 2011年08卷39期 378-379页
【摘要】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完成<中国妇女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的目标,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采取免费孕检、开展贫困危重孕产妇救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工作等措施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俊 叶芳 等 《中国卫生经济》 2013年6期 66-68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了解农村家庭对孕产妇死亡直接费用选择的应对策略,为针对这部分家庭有效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河北、河南和云南省农村地区共195户死亡孕产妇家庭进行入户调查。文章调查了死亡孕产妇及其家庭的一般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川 李晓松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39卷6期 1011-1013,10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贫困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探讨影响贫困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因素,为提高贫困农村住院分娩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四川省8个贫困县孕产妇进行入户现场问卷调查,采用二分类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被调查地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贤 李宁秀 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39卷6期 1007-10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秦巴卫生项目四川地区妇幼卫生领域的干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索,为促进贫困农村卫生发展提供战略思路.方法 采取分层多级抽样方法,选取项目干预地区的部分乡镇及其村民作为实验组,选择具有可比性的非项目地区乡镇及其村民作为对照,比较具有代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