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1
- 1
- 4
- 2
- 1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文礼章 龚碧涯 等 《昆虫学报》 2012年55卷1期 101-11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解决无法用文字实现对近千种连续变化的昆虫体色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合理的数学运算问题,本文采用国际标准颜色计量技术-PFG(Pantone Formula Guide)颜色指南为昆虫体色性状判别标准,提出了关于数值化描述昆虫体色的相关评价指标,...
【中文期刊】 程茂高 乔卿梅 等 《昆虫知识》 2005年42卷5期 502-50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昆虫体色分化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给昆虫的分类等工作带来了不便.文章介绍了寄主专化论、环境因素控制论、基因控制论等有关昆虫体色分化机理的3个不同观点,着重从染色体和基因方面介绍了昆虫体色分化的研究,以及分子标记技术在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
【中文期刊】 聂广锋 李加儿 等 《动物学杂志》 2016年51卷3期 395-40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集池塘育苗的39日龄之前的梭鱼(Liza haematocheila)仔、稚、幼鱼,对其早期发育阶段体色的变化以及鳍的发生、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初孵仔鱼体表不具黑色素,仅卵黄囊具黑色素,孵化后2日龄体表黑色素增加,鳍膜无色透明.8日龄仔鱼...
【会议论文】李瑾洁 华中三省(湖北、湖南、河南)昆虫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白蚁防治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经野外采集和室内饲养,借助国际标准色码卡凭肉眼比对判别,测定了甘薯天蛾幼虫不同日龄和不同体位的体色编码值(简称色码值),然后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沙、浏阳和邵阳3个地区甘薯天蛾幼虫不同体位色码值(整体主色、整体副色、...
【中文期刊】 李芝琴 赵大显 等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1年35卷1期 90-94页
【摘要】 应用RAPD技术对鄱阳湖区5种不同体色黄鳝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发现,该物种种群总基因多样性(Ht)为0.272 4,各群体内的基因多样性(Hs)为0.1948,占总群体基因变异的71.51%,提示鄱阳湖黄鳝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遗传...
【中文期刊】 韩庆 刘良国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0年38卷8期 164-166页
【摘要】 为了探索不同体色鲶鱼的关系,以洞庭湖区灰色鲶鱼和黄色鲶鱼为材料,利用UNIQ-10柱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DNA,以提取的DNA作模板进行RAPD扩增比较.结果表明,灰色鲶鱼与黄色鲶鱼群体间的相似系数为0.909 6;灰色鲶鱼与黄...
【中文期刊】 张烨 尹姣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11年48卷6期 1602-160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体色变异(红色和绿色)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现象,揭示其体色的转换机制对该类害虫的防控和测报具有潜在意义.本文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麦长管蚜种群进行聚类分析和分子方差分析,从群体遗传学...
【中文期刊】 胡祖庆 赵惠燕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4期 1002-100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紫外辐射对蚜虫产生了强烈的选择压力,可导致蚜虫种下遗传分化,而紫外辐射对蚜虫种下体色分化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定两种不同体色型的麦长管蚜初生若蚜经过30 W紫外线(UVB波)照射5 d,每天30 min,在不同温度(15 ℃、20 ℃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