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3
- 3
- 1
- 1
- 1
- 2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婷婷 雷婉月 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4卷5期 182-185页
【摘要】 针对由脑瘫、脊髓损伤等疾病引起的下肢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问题,骨盆减重弥补了传统吊带因不能抵抗骨盆旋转而影响患者步态的不足.骨盆减重是帮助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快速恢复的方法之一,对于恢复步态稳定性、维持身体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骨盆减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诚 付维力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9年29卷6期 573-5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脊柱是人体重要的支撑和平衡结构,起着负重、运动和保护等功能,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包括脊柱发育异常、损伤、退行性变、肿瘤、感染及免疫性疾病等.针对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与治疗,人们不断探索创新,随着近年来数字医学与组织工程的快速发展,基础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文 魏瑞晗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年24卷3期 266-2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对肢体承重能力的影响,揭示脊髓损伤后下肢承重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6只成年雌性恒河猴行T7-9右半侧1 cm切除术.采用Foot-Scan系统测量恒河猴脊髓损伤前,损伤后6周、12周时双下肢足底压力百分比.结果 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怡 张文通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年32卷11期 1227-12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明确约束手臂摆动对健康青年人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探讨手臂摆动在步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青年人3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22.72±3.54)岁,平均身高(167.35±9.15)cm,平均体重(63.62±1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善本(综述) 鲍琨 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6年15卷6期 610-6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足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器官和运动器官,参与人体运动和支撑等重要功能。行走时,足起着杠杆作用,以增加小腿向前的推力,足弓像弹簧一样传递运动中的作用力,使人行走时耗能最少而效率最高。足弓的发育异常会导致扁平足和其他畸形,扁平足可继发于其他系统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永豪 温爱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年29卷11期 1099-11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体平衡能力是指人体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能力,包括维持某种姿势的能力或受外作用力时调控机体保持平衡的能力,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1-3].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而言,影响人体平衡的因素主要是支撑面积、支撑面的稳定性、重心高度、体重等因素;在生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振刚 李小丹 《中国医刊》 2005年40卷7期 11-1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耳鼻咽喉及气管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机体感受外界信息和内外相互连通的器官,如声音、氧气、气味,食物等.其组织解剖具有特殊性,如需软骨支撑,黏膜组织较多,小血管分布丰富.因此,该部位的病变具有特殊性,局部异常可以反映出系统性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大伟 张健 等 《新疆医学》 2014年44卷11期 74-75页
【摘要】 剖宫产手术现在首选腰硬联合麻醉,随后腹肌松弛使得子宫失去支撑作用而诱发或加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椎管内麻醉对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安全产生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预防产妇仰卧位综合征的方法有:体位法、扩容法、托举法等,本研究就手术鳘常用的砂垫预防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裕娟 《健康博览》 2010年11期 31-32页
【摘要】 <篇首> 一、建立正确步行的基本条件及学走路的最佳年龄宝宝走路首先双下肢需建立起能完全支撑体重的负重能力;其次需建立如同成人样走路时双下肢左右交替的步行模式;第三,宝宝需建立静态下及动态下的立位平衡能力.而小儿平衡能力是宝宝通过视觉系统、各大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