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1
- 20
- 2
- 1
- 19
- 10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雪梅 陈雪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4卷3期 151-15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燥、湿二气的病因、病机学说起源于秦汉,发展于金元,争鸣于明清.清·黄元御<四圣心源>"医家识燥湿之消长,则仲景之堂奥可阶而升",强调辨别燥湿为辨证论治的捷径与升堂入室的台阶,将燥湿之辨提高到纲领的地位.清代新安医家余国珮创造了一套独具...
【中文期刊】 周雪梅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8卷3期 4-6页 ISTICCA
【摘要】 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家在整理前人文献和临床实践中不断形成、发展、完善的诊断方法.新安医家余国珮在《医理》中提出以脉象刚柔辨燥湿病证,强调诊脉以圆遏神气为首要,以浮沉缓数大小为行度变化,对脉象的分类理论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新...
【中文期刊】 姚慧 郭锦晨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9卷11期 796-797页 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新安医家余国珮《婺源余先生医案》中痹证验案2则,以期揭示余国珮痹证辨治方药特色.[方法]以《婺源余先生医案》中痹证验案2则为例,结合《内经》、《金匮要略》、《燥湿论》、《医理》等相关论述论著与余氏学术思想,阐释余氏痹证验案,综合...
【中文期刊】 李秋慧 陆瑶瑶 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29卷3期 21-23页
【摘要】 清代新安医家余国珮撰写的《婺源余先生医案》继承喻昌、叶天士等人的学术观点,总结前人经验,博采众长,对产后病的治疗颇有创见.余国珮认为治疗产后病辨证应以"燥、湿"作为总纲,以养阴润燥为治,并倡"养液柔肝"之法,精于辨证,选药灵活,药物多选用清...
【中文期刊】 谭杲 李净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29卷4期 465-466页
【摘要】 余国珮,字振行,号春山,清代婺源沱川人.中年弃儒就医,悟《参同契》而得岐黄三昧,著有《医理》、《婺源余先生医案》《痘疹辨证》等医书.余氏学术思想核心内容是将燥、湿理论完备的贯穿于理、法、方、药之中,发明了独具特色的“燥湿为纲”学说.《婺源余...
【中文期刊】 郭锦晨 刘健 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28卷2期 13-14,18页
【摘要】 《婺源余先生医案》是清代新安名医余国珮一生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的结晶,余氏六气独重燥湿,燥湿二气统天地阴阳之气,以燥湿为纲辨治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其中痹证辨治特色独具:湿热甚者,法从清金养阴;痹证阴亏,急予育阴救液;...
【中文期刊】 杨勤军 刘兰林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5期 618-620页 ISTICCSCDCA
【摘要】 清代新安医家余国珮集前贤诸家之长结合自身临床经验首倡“燥湿为纲”理论,以“燥湿”二字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用药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阐述,并将其理论应用于内外各科病症的治疗,疗效甚佳.余国珮“燥湿为纲”理论为一套理法方药完备的临床思想...
【中文期刊】 杨勤军 刘兰林 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9卷5期 103-104页
【摘要】 清代新安医家余国珮首创“燥湿为纲”理论,发前贤所未发,从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等方面对燥湿二气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并将其运用到临床各科的病证治疗中,极大地丰富祖国医学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理论,至今仍能有效指导中医临床各科病证...
【中文期刊】 陈超杰 周亚东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3卷2期 11-14页 ISTICCA
【摘要】 新安医家余国珮提出的"燥湿为纲"是中医辨治体系的一大创见,其以燥湿为纲,御寒热之变,统治外感、内伤诸证.燥湿相济是脾胃协调之关键因素,脾升胃降,气机方能畅达.湿邪是脾胃致病的常见因素,前人多有发挥.余国珮从燥邪立论,其以燥湿邪气为根本,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