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1
- 7
- 2
- 1
- 5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殿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年6卷3期 354-3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主要禾谷类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高粱、粟、黍稷,它们的野生近缘植物在中国禾谷类作物育种中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不仅拓宽了作物的遗传基础,而且培育出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在提高粮食产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向阳 高卫东 《生物多样性》 1999年7卷4期 327-3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作物野生近缘种将是保证下一世纪粮食充足的重要因素.近30余年来国际国内非常重视作物野生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的研究.我国作物野生近缘种特别丰富,同时受威胁非常严重.因此,加大力度开展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晓明 陈宝雄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年20卷5期 1103-11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物野生近缘种是作物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的天然基因库,全球30%的作物增产得益于野生近缘种在作物育种中的利用.然而,由于生境破坏和污染、资源过度利用、盲目引种和气候变化等导致大量自然群体消失和群体遗传多样性丧失,对作物野生近缘种的繁衍和进化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朋 李吉宁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3年42卷3期 15-20页CSCD
【摘要】 作物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扬密不可分.世界人口和人均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导致植物资源的供需失衡.作物自身相对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在生境中积累了多种基因型,并在应对环境变化时形成了多种表现型,是作物种质保护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青 刘欢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4年5期 516-52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燕麦属(Avena L.)分类学、系统学、多倍体起源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燕麦属系统学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有:燕麦属的系统位置存在争议;燕麦属的范畴即大穗燕麦转隶归属问题缺少确证;燕麦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尚未解决;六倍体栽培燕麦基因组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殿升 高爱农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年14卷2期 193-2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云南及周边地区生物资源调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现已通过国家验收.云南及周边地区是低纬度高海拔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作物的种类和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都十分丰富,并且孕育了丰富的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本文仅介绍云南及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日圣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21卷2期 93-99页ISTICPKUCSCD
【摘要】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8亿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作为主食.但在水稻生产中,由于病、虫、草害及不良气候等逆境因子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水稻的高产、稳产.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水稻抗性育种提供了新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旭 郑殿升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年9卷4期 411-416,封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围绕粮食、经济、果树、蔬菜、饲草与绿肥、花弃六大类作物,以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为主线,开展了中国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科学界定和系统规范了种质资源概念和范畴,提出了层次结构的理论,查清了中国粮食与农业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宝荣 傅强 等 《生物多样性》 2008年16卷5期 426-4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和商品化应用将为提高我国水稻的生产力提供新的机遇,并缓解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转基凶水稻的人规模环境释放和商品化生产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转基因水稻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通常所指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强 智慧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年8卷2期 159-1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个种(青狗尾草S.viridis,法氏狗尾草S. faberii,轮生狗尾草S.verticillata 、S.verticilliformis,金色狗尾草S.glauca 、S.pumila 、S.griseb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