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1
- 1
- 1
- 10
- 5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兵朝 冯杰 等 《煤炭工程》 2023年55卷4期 107-112页
【摘要】 为了研究覆岩导水裂缝带最大发育高度,以小保当矿区2-2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 实例验证等方法,在应用极限曲率预计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的基础上,借助概率积分法将导水裂缝带上部岩层与煤层的间距、 下沉系数η(z)、 开...
【中文期刊】 黄庆享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年29卷z2期 3622-3627页
【摘要】 通过陕北浅埋煤层保水开采的模拟研究与采动损害实测,揭示采动覆岩裂隙主要由上行裂隙和下行裂隙构成,采动裂隙带的导通性决定着覆岩隔水层的隔水性.实验分析上行裂隙带发育高度的计算公式,模拟测定下行裂隙带的发育深度.基于采动裂隙发育程度与采高和隔水...
【中文期刊】 赵兵朝 余学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8年28卷4期 623-628页
【摘要】 确定断裂导水裂缝带的最大高度是保水开采的关键技术.结合陕北榆神府矿区地质开采条件,应用关键层理论,通过关键层挠度计算,分析关键层结构稳定性和对关键层上位隔水层破坏强度,给出关键层在不同位置影响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的广义损伤因子,建立了保水开采...
【中文期刊】 赵兵朝 刘樟荣 等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5年32卷4期 634-638页
【摘要】 为了研究覆岩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与开采参数之间的关系,结合岩层中间层和导水裂缝带广义损伤因子的定义,假定可用两段椭圆弧来拟合导水裂缝带上位岩土层的下沉曲线,导出了开采厚度、基岩厚度、载荷层厚度和导水裂缝带广义损伤因子之间的关系,简化了确定导水...
【中文期刊】 宁建国 刘学生 等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5年5期 814-820页
【摘要】 以鄂尔多斯高家梁煤矿浅埋2-2上煤层上覆广泛分布的砂质泥岩为研究对象,试验测试不同沉积建造砂质泥岩细观结构及矿物成分,并对地层赋存条件不同的采煤工作面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探测。结果表明:浅埋侏罗系直罗组、安定组砂质泥岩颗粒体积小,颗粒之间点点...
【中文期刊】 蒲治国 闫鑫 等 《煤炭工程》 2022年54卷12期 67-72页
【摘要】 为了减少边帮涌水对剥采作业的影响,降低矿坑排水作业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提出采用经济环保的黏土-水泥浆构筑黏土基柔性帷幕隔水墙,阻断烧变岩水及地表水进入矿坑的通道.以矿坑剥离的黏土为原料,通过现场试验获得黏土-水泥浆液配比,作为建造帷幕隔水墙的...
【中文期刊】 杜文刚 柴敬 等 《煤炭学报》 2021年46卷5期 1565-1575页
【摘要】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的日益提高,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赋存的浅埋煤层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峻.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探测是与保水开采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是矿山生态损害监测与评价、生态修复策略制定的重要依据.将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应用于相...
【中文期刊】 董书宁 杨志斌 等 《煤炭学报》 2019年44卷3期 709-717页
【摘要】 神府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典型的高强度开采矿区,同时也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区,烧变岩水是区内的主要地下水资源之一.为研究区内烧变岩水对采煤的影响和烧变岩水的保护问题,以张家峁井田首采区首采地段5-2煤开采为例,通过对水...
【中文期刊】 冯国瑞 白锦文 等 《煤炭学报》 2019年44卷3期 777-785页
【摘要】 近距离煤层群复合采动影响下,层间岩层中隔水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若层间岩层中隔水层的稳定性遭受破坏,则上覆采空区中的积水会向下方渗流扩逸,甚至瞬间涌出,威胁下部煤层的安全开采.提出了复合采动影响下层间隔水控制层的基本概念,运用损伤力学的基础理...
【中文期刊】 余学义 毛旭魏 等 《煤炭学报》 2019年44卷3期 739-746页
【摘要】 孟巴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具有近地表松散富含水层厚、煤层顶板厚、煤层厚的“三厚”特征,开采煤层覆岩中含有多个含水层组,矿井水害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在覆岩多水体条件下,为了有效防止近地表厚松散UDT含水层进入井下,导致淹井灾害发生,提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