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8
- 4
- 24
- 1
- 13
- 7
- 6
- 5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琳 郭晓冬 等 《中医学报》 2012年27卷4期 428-4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析张从正对于不肯服药之人,不能用药之病采取器械疗法针对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张从正所著《儒门事亲》中用(非)针、银针、钗股、鸡羽、竹筷、针钩、秤钩、漏针、钩钤、磁片、草茎、杆草、长蛤甲、九曲玲珑灶、木梳等器械治疗疾病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彤 《中华养生保健》 2010年8期 48页
【摘要】 在中医看来,怀孕期间,如果情绪不能保持稳定的话,孩子很有可能发育不良。金代四大名医之首的张从正所撰写的《儒门事亲》中说:“如妇人怀孕之日,大忌惊忧悲泣,纵得子,必有诸疾”。意思浅显如白话,就是说女性在怀孕的时候,一定不能情绪波动太大,否则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亚南 邓艳芳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8期 3017-30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从正《儒门事亲》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儒门事亲》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206首,涉及中药210种.利用Excel软件建立《儒门事亲》方药数据库,采用SPSS 17.0和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丙坤 《时珍国医国药》 2014年25卷11期 2727-2728页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儒门事亲》医案分析,探讨了张子和治疗情志病的特色,概括为擅长情志相胜,以情胜情;创习以为常平惊法;多法并用,综合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献宗 《中医学报》 2015年7期 1077-1080页ISTICCA
【摘要】 《儒门事亲》文中有四穴,即水分、?谷、廉泉、中注。其中水分穴的定位是错误的,应当予以改正,而张从正治疗水湿疾病建议采用直接灸水分穴,并提出此类疾病此穴禁针。三阳络的别名有“?谷”和“骨空”,可治疗循经所过的疾病。《儒门事亲》中的廉泉穴,即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卞立群 张引强 等 《北京中医药》 2015年34卷6期 456-458页ISTIC
【摘要】 张子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创立了以汗、吐、下三法为主辖制诸病的证治体系.其诊断学理论与治疗学理论当分属不同的体系,诊断依据来源于《内经》,治疗学思想则产生于其对人体独特的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儒门事亲》为基础,对其治法理论产生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雷 《河南中医》 2014年34卷2期 359-360页ISTIC
【摘要】 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善用汗、吐、下三法.舟车丸为张氏所喜用,为“下法”的代表方之一.《儒门事亲》中舟车丸出现的频率较高,张子和用其治湿形之类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雷 郭锦晨 等 《中医学报》 2014年11期 1701-1702页ISTICCA
【摘要】 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极善用汗、吐、下三法。在《儒门事亲》中,张子和不但善于传统药物的疗法,在情志疗法中亦另辟蹊径,治疗“内伤形”亦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相鲁闽 《河南中医》 2014年34卷5期 896页ISTIC
【摘要】 金元四大家第二个流派是攻下派,首创医家张从正.金史艺文志及国朝四库载存之《儒门事亲》15卷,金睢州考城张从正撰.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约生于金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卒于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宣宗兴定中召补太医,末几辞去.学宗守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