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0
- 15
- 3
- 3
- 45
- 21
- 18
- 8
- 6
- 73
- 61
- 13
- 13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钟建民 蔡兰云 《实用临床医学》 2003年4卷6期 76-77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导致儿童脑梗塞的可能病因.方法:经头颅CT证实的住院儿童脑梗塞病人共98例,所有病例脑电图、脑脊液和钩端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弓形体和结核抗体检查,有21例同时做头颅MRA检查.结果:本组病例中可找到病因者70例(7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爱华 冯道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2年17卷5期 496-4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我们用尼莫通治疗儿童脑梗塞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均为1996年4月~2002年4月住院患儿,均符合1988年全国第3届脑血管病会议脑梗塞诊断标准[1].其影像学检查符合吴恩惠诊断标准[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鹃 刘平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2年29卷11期 75-78页
【摘要】 儿童脑梗死病因复杂,脑梗死是川崎病罕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于川崎病急性期或亚急性期,临床诊断相对困难.本文报道1例川崎病患儿合并脑梗死的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提出了儿科医师对川崎病患儿进行定期的神经影像学评估的必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瑄 梁平 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09年8卷4期 30-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患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全部患儿均发生于颅脑损伤后,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头痛、呕吐等,经CT和MRI扫描明确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勃 张增俊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4年20卷11期 1029-103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CT对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及其特征.方法对26例颅脑外伤后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偏瘫患儿行横断CT扫描.结果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区,均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内囊区,呈斑片腔隙性低密度影.结论 CT对外伤性腔隙性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孟宗 袁玉会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1年17卷10期 981-98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与预后.方法:36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行头CT扫描,药物保守治疗,其中24例辅以高压氧治疗.结果:CT扫描梗塞均位于基底节区,其中6例有双侧豆状核钙化.全部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1年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向东 胡华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30卷5期 231-231,2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损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小儿颅脑损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随访4~6个月,痊愈17例,轻瘫2例.结论: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根据临床表现和CT...
【关键词】 基底神经节疾病/诊断;脑梗塞/病因学;脑损伤/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斐文 蒋苏华 等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19年8卷6期 512-5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供体(DCD)儿童肝移植术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5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肝移植的1例儿童患者临床资料.受者男,4.5岁,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DCD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汉文 魏建功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3卷6期 63-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发病机制,探讨其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22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分级判断预后,恢复良好12例,轻中残6例,重残2例,死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志见 陈民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28卷1期 167,1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3例儿童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儿童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多发生于一侧基底节区,以左侧多见,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儿童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与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