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1
- 5
- 2
- 8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丽 李筠 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20年38卷3期 209-2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例CPVT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男性患儿,5岁2个月,间歇性心前区不适8月余,运动时晕厥发作2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及运动试验,窦性心率>...
【关键词】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复律除颤器;β受体阻滞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妍 程佶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48卷2期 82-86页ISTIC
【摘要】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离子通道病,主要影响儿童和年轻人,以多态和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为特征,症...
【关键词】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离子通道病;心源性猝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葵 彭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4年34卷7期 681-6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与基因突变导致的心肌细胞内钙稳态的失衡有关,运动或情绪激动可诱发...
【关键词】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源性猝死;家族筛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圣永 沈建华 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年15卷8期 671-67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目前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的临床特征的认识相对不足,并缺少完善的评估疗效、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本研究对CPVT的治疗及预后进行长期随访,评估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方法 6例CPVT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部...
【关键词】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β受体阻滞剂;猝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亚京 《医药论坛杂志》 2014年35卷11期 102-10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临床经验,为今后该患者的诊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例CPVT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CPVT患者均为青...
【关键词】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β受体阻滞剂;青少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奇 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21卷5期 393-396页ISTIC
【摘要】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是一种原发性心脏电紊乱,可能是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猝死的重要原因.少年及成人均可患病.异常的RyR2通道或CASQ2蛋白在交感兴奋的条件下诱发的延迟后除极可能是CPVT发生的机制.任何患者无论年...
【关键词】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猝死;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志宏 李学斌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21卷4期 314-316页ISTIC
【摘要】 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反复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晕厥儿童,运动试验和电生理检查明确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诊断.伴有明显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分别置入AAI和VVI起搏器,并予以较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口服,随访半年到一年...
【关键词】 电生理学;心律失常;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博 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暨广西心脏节律论坛(2011) 2011年
【摘要】 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LCSD)从提出至今已走过100多年.近年通过电视胸腔镜来施行LCSD使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它通过切除左侧星状神经节下半部与左胸1-5交感神经节,可干扰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降低心脏交感神经活性.现在可用LCSD联合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