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47
- 211
- 55
- 2
- 870
- 73
- 20
- 13
- 10
- 273
- 73
- 64
- 31
- 2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程德怀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700-701页 ISTIC
【摘要】 元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禀受于父母,依赖后天水谷精气的营养和滋生。元气以三焦为通道运行于全身,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元气具有鲜明的物质性、先天性、遗传性,同时...
【中文期刊】 贾耿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1卷1期 7-11页 ISTICCA
【摘要】 中医学关于元精、元气、元神的三大特性与现代医学的基因结构、程序性表达、调控三大特性基本相同,基因的三大特性是元精、元气、元神的本质所在,而元精、元气、元神是中医学对基因三大特性的抽象概括和形象表述.脑髓是命门目所藏纳的先天之精,是元精、元气...
【中文期刊】 卢文杰 段绿化 《山东中医杂志》 2010年29卷2期 77-79页 ISTIC
【摘要】 结合肿瘤病邪的临床特点,从中医元气层面来分析肿瘤本质和病因.提出元气发生异常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元气先天禀赋异常或在受到各种外邪、各种内团长期反复作用下发生变异而产生了癌邪.癌邪作为一种独立的特异性病邪,具有隐蔽性、火毒性、广泛的侵袭性和...
【中文期刊】 刘成丽 杨智辉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6卷3期 299-302页 ISTICCA
【摘要】 探讨了李东垣的妇科学术思想与其所著<脾胃论>之元气阴火学说的关系.李东垣论妇人经闭、崩漏、带下,认为多因脾胃虚损、中气下陷、阴火亢盛、湿热下注所致,故治妇人经闭,主张以补血泻火为主;治妇人崩漏,以补气养血,升提举陷,泻阴火为主;治妇人带下,...
【中文期刊】 刘亮 石岩 《吉林中医药》 2009年29卷5期 385-386页 ISTIC
【摘要】 金元四大医学名家之一李杲所著<脾胃论>论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他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升一降,相辅相成,为精气升降之枢纽.在治疗上主张温补脾阳,升提脾气,被后世称为"补土派"的创始人.其论述脾胃总与元气和阳气升发联系起来,治...
【中文期刊】 王玉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09卷11期 115页
【摘要】 元气在《中医基础理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定义是:“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原气、真气三者的内涵是同一的,都是指先天之气.”其他许多中医著述中也有此说,似乎元气即原气,已成定论.“原”...
【中文期刊】 闫平 《光明中医》 2011年26卷3期 423-424页
【摘要】 脾胃病的辨证和用药在中医脏腑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脾胃病的发病机理入手,阐述了脾胃病的用药法规,提出补益元气,兼泻阴火;揆度病机,通降胃气;温运脾阳,育阴和胃;宣肺运脾,燮理脾胃;气血兼调,以通为度;健脾祛湿,酌用风药等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