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2
- 29
- 12
- 90
- 4
- 3
- 1
- 1
- 12
- 7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沈子涵 杨宇峰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4卷6期 1029-1032页ISTIC
【摘要】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有了对心悸的记载,并且对心悸的认识已经形成雏形,为后世医家更深入认识此病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先秦两汉时期的重要中医文献《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华氏中藏经》进行梳理,归纳出先秦两汉时期对心悸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通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官蜀钧 姜树民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9期 1504-1507页ISTIC
【摘要】 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理论雏形初步建立,寒热并用法亦形成于此时.寒热并用之法用于药物配伍始于《汤液经法》,成熟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将寒热并用之法首次完整系统的运用于方剂之中.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多首针对机体不同部位,出现的寒热错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大文 孙华妤 等 《中医学报》 2011年26卷3期 289-2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方法:从文献学研究的角度,查阅先秦两汉时期相关文献,佐证提出的论点.结果与结论:<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直接指导着饮食养生观.倡导"上工治未病",倡导生态养生,饮食自然,不凝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MA Yonglan 赵百孝 《中医药导报》 2021年27卷12期 1-4,9页ISTIC
【摘要】 古希腊医学和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学分别是东西方医学的源头,洗浴疗法历史悠久,至今还应用在现代医学和中医外治法中.对两种医学源头的洗浴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相似性主要为分类、适应证、具体应用、禁忌与注意事项、作用机理等主要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家琪 王彩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1期 53-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脾胃学说在先秦至唐宋时期的发展特点,文章通过查阅先秦至唐宋时期涉及脾胃学说的著作,以个人观点总结此时期各医家有关脾胃理论的创新、发展特点.结果发现,脾胃学说起源于先秦,在先秦至唐宋时期逐渐形成关于脾胃的生理功能、疾病特点、脾胃疾病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倩 李成卫 等 《河南中医》 2016年36卷3期 392-394页ISTIC
【摘要】 寒热在进入中医学领域之前,仅用来表示自然温度的高低,是相反、对立的概念;在被引进中医学之后,含义逐渐多元化,出现不再相反与对立的内容;在秦汉时期中医学中的寒热有多个含义,寒热概念在该时期含义有四,分别是表示人体自身阴气、阳气盛衰导致的人体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凡 导师:顾漫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硕士) 2022年
【摘要】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出土简帛医学文献,是重新发现古代中国医学的机遇,也是中医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简帛医学文献及文物中,蕴含了大量关于“形神”的认识,目前尚未被学术界很好地发掘。这些内容,很多可以与《黄帝内经》等传世医学文献相互印证,对于研究先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阔 导师:邱瑞瑯 扬州大学 体育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有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人类文明前所未有之高度发达的今日,却依然面临诸多复杂乃至超出当下思境的问题而亟待解决。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寻求破解良策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回溯“历史的经验”,即从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夏秀荣 导师:张成博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博士) 2015年
【摘要】
导引术是古人用以强身和祛病的生命技术。本文通过对先秦两汉时期导引术文献的梳理和发掘,系统总结了导引术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并对该时期的核心术势进行了重点研究。
研究认为,导引术源于对身体的感知和体认。先秦两汉时期的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瑞 广东省医学会第九次医学历史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岭南医学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先秦两汉时期,在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天人合一系统整体观的指导下,结合早期的解剖知识及单纯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从而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就肝病而言,《黄帝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