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3
- 37
- 5
- 1
- 57
- 37
- 5
- 5
- 3
- 32
- 27
- 12
- 11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计红芳 陈锡时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2年22卷5期 44-46,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光合产氢的研究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就PSB光合产氢的机理、条件及光舍细菌生态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着重论述了光合细菌产氢过程中两种主要的酶-固氮醇和氢酶以及影响酶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桂兰 孙振钧 《生物技术》 2007年17卷1期 93-封4页ISTICCA
【摘要】 氢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生物制氢是在新能源的研究利用中占有日趋重要的位置.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光合产氢和发酵产氢的机理、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文武 叶姜瑜 等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年33卷11期 28-32页
【摘要】 研究了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利用有机酸和糖类作为混合底物的光合产氢特性.初步研究了6种有机酸和3种糖类的产氢活性,并选用具有最大底物转化效率的琥珀酸钠和最大平均产氢速率的葡萄糖混合进行光合产氢,对底物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平 费良润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36卷15期 6184-6186页
【摘要】 能源危机已成为全球的首要问题之一,光合细菌因其产氢能力备受关注.主要从光合系统和产氢系统出发,综述了光合细菌光合产氢中各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在产氢过程中的作用和研究方向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建良 冯有智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25卷1期 102-106页
【摘要】 氢是一种无污染的新型、高效能源,受到广泛的重视.微生物制氢是氢能开发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至今已知的具有产氢活性的微生物有"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藻类(algae)和非光合细菌(non-pho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婧怡 赵琪 等 《生物学杂志》 2024年41卷1期 100-1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系统介绍绿藻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化酶产氢的3种不同途径,包括依赖光系统Ⅱ的直接产氢、不依赖光系统Ⅱ的间接产氢和暗发酵产氢,同时分析3种产氢途径各自的优缺点.受技术和制造成本限制,绿藻产氢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仍需很长一段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 史家梁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9年5卷Z1期 25-2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的加剧,无污染、可再生的氢能的研究开发日受重视.物制氢技术是氢能开发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至今已知的具产氢活性的微生物有"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PSB)、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亚琴 唐睿康 等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3年50卷1期 69-82页
【摘要】 绿藻光合产氢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原料丰富等优势,在太阳能利用和氢能生产方面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从绿藻光合产氢的生物学机理出发,分析了限制绿藻光合产氢的潜在因素,总结了各类提升绿藻光合产氢效率的方法,并简要评述了绿藻光合产氢实现商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宗秀 戴霞 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44卷2期 278-286页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纳米材料对莱茵衣藻光合产氢的影响,为纳米材料在生物产氢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前期对单链DNA修饰单壁碳纳米管(ssDNA/SWCNT)的研究基础上,将羟基修饰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氧化石墨烯(GO)导入莱茵衣藻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中康 胡小容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年15卷1期 120-12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重庆地区不同环境淤泥、泥水样品中,经富集培养、分离纯化,获得5株紫色非硫细菌.根据菌体的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生理生化特征及活细胞光吸收峰对菌株进行常规鉴定,结合菌株16S rDNA扩增测序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验证,构建了菌株与数据库中近缘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