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10
- 3
- 1
- 8
- 5
- 4
- 3
- 1
- 14
- 5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传宝 《器官移植》 2012年03卷5期 283-286,3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961年,Franken等[1]使用红宝石激光器发出波长为694 nm的激光穿过石英晶体, 产生波长为347 nm的紫外光,这是最早观察到的光学二次谐波(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SHG) 现象, 标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凤艳 冯秀琴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4卷5期 530-533页ISTICCA
【摘要】 根据混沌理论提出了利用耦合法实现光学二次谐波混沌同步,在一定的泵浦强度下,选取合适的反馈系数,可以将光学二次谐波混沌状态调节到混沌周期同步状态,利用MATLAB数值模拟了光学二次谐波混沌系统的同步现象.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两个系统或者是多个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波 薛曼 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8年39卷8期 727-729页ISTICCA
【摘要】 二次谐波成像是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对组织进行成像的一种技术,具有无需染色、空间分辨率高、穿透力强、成像亮度和信噪比高、光漂白性小、无光毒性等优点,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肌腱组织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其组织特性非常符合二次谐波成像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实 孙万新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07年16卷5期 614-6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非线性光学显微镜在肝纤维化成像及定量分析研究中的地位.方法:分别用前向二次谐波(SGH)及背向双光子荧光(TPEF)对肝脏标本的成纤维胶原(Ⅰ/Ⅲ)和肝细胞浆进行成像,将结果与传统的Masson's三染色法进行比较.随后用非线性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毅 鲍进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05年14卷4期 274-2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用光学二次谐波成像的方法比较成熟皮肤与新生皮肤内不同种类胶原的含量,以及正常皮肤与创伤皮肤内胶原种类的变化.方法:用前向及背向二次谐波观察正常及创伤皮肤内的胶原,并与传统的天狼猩红染色法相对照.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二次谐波可以更快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艳 韩蒙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05年14卷5期 321-326页ISTICCA
【摘要】 本文用二次谐波成像技术(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SHG)来研究飞秒激光切削后角膜结构的变化.在生物学研究,材料科学等方面都有很广泛应用的SHG成像技术能在不破坏的角膜情况下获得高对比度的角膜层析图像,分辨率为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 《生命的化学》 2016年36卷2期 141-145页ISTICCA
【摘要】 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具有空间分辨率高、生物样本无需进行荧光标记、对样本光损伤小且穿透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成像领域.本文介绍了二次谐波成像技术的特性,并对二次谐波成像和双光子荧光成像进行了比较,着重介绍了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在胶原蛋白研究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洪钦 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 2011年
【摘要】 <正>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着神经信息的传输和编码.当前,传统电生理测量方法目前尚无法实现同时对膜上多个部位的动作电位动力学进行快速监测.本文利用非线性光学二次谐波成像技术,结合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输方程,通过数学建模,研究髓鞘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