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6
- 4
- 7
- 5
- 1
- 1
- 1
- 24
- 4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骏 张俊红 等 《遗传》 2016年38卷2期 155-1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植物缺氮后严重影响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积累,因此,揭示植物如何抵抗或适应低氮胁迫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杨树(Populus tremula×P.alba)NAC1(NAM,ATAF,CUC 1)基因位于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再波 龙成梅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年18卷1期 56-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光皮桦叶片和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分别提取光皮桦叶片和果实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与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从光皮桦叶片和果实中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敏 陈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3期 604-6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正交试验等设计,系统开展了光皮桦组织培养高效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桦茎段外植体最佳诱导培养基及激素组合为MS+0.50 mg·L-1 6-BA+0.10 mg·L-1 TDZ+30 mg·L-1蔗糖+5.50 g·L-1琼脂,丛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宝 赵志刚 等 《广西植物》 2009年29卷2期 264-2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设置若干温度的培养环境以及各种浓度蔗糖、蔗糖+硼酸、蔗糖+硝酸钙、蔗糖+硼酸+硝酸钙培养基,研究温度以及蔗糖、硼、钙对光皮桦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探明光皮桦花粉萌发的适宜温度和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合适浓度的蔗糖、硼酸和硝酸钙均能显著促进光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丁全 姜志林 等 《生态学杂志》 2002年21卷3期 15-17,下转封底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影响植物个体生长的因素很多,这其中不仅有其自身的遗传特性在起作用,而且与其所处的生境立地质量以及它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状况也有着密切地内在联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民 谢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12卷2期 168-1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2×2列联表x2检验方法对邵武光皮桦天然林群落16个优势树种进行总体相关性和各种对间的联结性检验,同时利用Jaccard指数测定各种对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除个别种对外,邵武光皮桦群落多数种群间的联结性不显著且联结程度较低,光皮桦与毛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承标 邓绍林 等 《生态科学》 2001年20卷1期 17-2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桂西北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对比研究表明,35年生杉桦混交林的立木蓄积量为441.087 m3*hm-2,比杉木纯林高3.6%。混交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及其N,P,K,Ca,Mg等元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3.18 t*hm-2,15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英 梁志伟 等 《生物技术》 2011年21卷2期 50-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种子园的62份光皮桦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早期评价,为其种质资源保存及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新开发的光皮桦ACGM分子标记研究光皮桦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该群体的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位点百分数分别为0.2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卫艳 黄华宏 等 《生物技术》 2008年18卷6期 42-45页ISTICCA
【摘要】 为了建立光皮桦AFLP分子标记体系,利用SDS法、常规CTAB法和CTAB-硅珠法提取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 H.Wink.)嫩叶DNA,并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显示,CTAB-硅珠法更适合光皮桦基因组DNA的提取,所得在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一青 黄儒珠 等 《林业科学》 2009年45卷9期 60-65页
【摘要】 采用表型性状测定结合RAPD标记,研究福建境内8个光皮桦野生种群的遗传变异,探讨遗传变异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光皮桦野生种群在DNA和表型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基本一致,即约2/3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1/3存在于种群间;叶、果序和种子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