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2
- 4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罗振鹏 谢芳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10期 3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硝态氮不仅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还可以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调控植物对氮素的响应、吸收、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豆科植物可以通过与根瘤菌共生互作来获得生长所需的氮,但共生固氮是一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雪莲 江高飞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10期 18-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形成的共生固氮是自然界效率最高的一种固氮体系,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根瘤菌的宿主专一性较强,每种根瘤菌只能与有限的豆科植物形成共生关系,近来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共生基因的水平转移和宿主条件下的适应性进化是推动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娇娇 郭冠廷 等 《生物多样性》 2023年31卷8期 143-1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苔藓与固氮蓝藻形成的共生体是许多受氮限制的天然陆地生态系统氮的主要来源,在全球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生态系统的苔藓-蓝藻共生体物种组成及生长环境不同,固氮能力差异巨大.目前苔藓-蓝藻共生体的研究集中在北半球高纬度生态系统中,其他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科学 曲德杰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19年55卷11期 1587-15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豆籽粒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是一种重要的粮油经济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大豆需要更多的氮素营养,现在生产中主要以施用化肥为主.除了从土壤或肥料中荻取氮素营养外,大豆还进化产生根瘤,通过共生固氮作用吸收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素营养.尽管大豆具有天然的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皮春燕 刘鑫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4期 407-4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苔藓-蓝藻共生体(BCS)能固氮,是养分贫瘠地区森林氮输入的不可忽视的来源.BCS关系与固氮能力研究为科学认识生态系统氮输入与氮循环过程和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然而,BCS关系、固氮作用与机理的研究迄今未受到足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丑敏霞 魏新元 《植物生态学报》 2010年34卷7期 876-8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互作的结果导致了一个新的植物器官--根瘤的形成,根瘤菌生活在根瘤中,它们具有将氮气转化为能被植物同化的氨的能力.该文阐述了根瘤的形成过程和类型,并主要以模式豆科植物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和日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汝 曹扬荣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10期 25-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长期进化中,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一种独特的互惠共生关系——共生固氮.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互作与病原细菌激发植物病原反应极为相似,然而根瘤菌的入侵和定殖并没有激发宿主豆科植物过度的防御反应,植物也进化出特殊的共生信号转导和根瘤发育途径来"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健 刘克寒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10期 7-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瘤菌是一类可以与豆科植物高效共生固氮的兼性共生细菌,在全球氮循环及绿色可持续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适应土壤、根圈和宿主体内等多变的生活环境,根瘤菌对营养物质的感知和获取能力至关重要.铁不仅是根瘤菌在土壤中生长繁殖的限制性营养元素,更直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利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10期 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历史悠久的生物固氮研究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合成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引入固氮生物学以后,诞生了固氮合成生物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共生固氮是生物固氮三种形式中效率最高的一种.在共生固氮体系中,固氮细菌以细胞器的面目出现在宿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昕 马新颖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9期 1975-19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浙江省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和细枝木麻黄(C.curninghamiana的根瘤中共分离获得14株共生菌株.形态观察表明,菌株具有分枝状菌丝、多腔孢囊、泡囊等典型的Frankia结构、16S r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