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3
- 10
- 1
- 242
- 6
- 4
- 4
- 3
- 68
- 29
- 23
- 17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建忠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53卷1期 61-76页ISTIC
【摘要】 本讲座介绍了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开创的内伤学说,从金元时期内伤学说的基本理论到东垣理论体系的内伤病用药大法以及其主要代表方证本文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对中医生的临证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震萍 吕萍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58卷6期 405-407页ISTIC
【摘要】 通过对脾胃内伤学说创导者李东垣所处时代背景的研究,分析补中益气汤立方思路,并将其与桂枝汤相比较,发现两方用药不同,但立意一致,为治脾胃内伤者外感而设.研究李东垣治疗脾胃病所擅用的风药,具有既能解表又能升阳扶正的特性,进而讨论内伤与外感两大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彦忠 《四川中医》 2021年39卷9期 30-33页ISTIC
【摘要】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突出的贡献在于从金元以前外感学说主导的临床中独立出了内伤学说;在其学说体系中"阴火"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后世医家对其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正确理解李东垣"阴火"论,对全面准确把握和深入研究李东垣整个内伤学说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嫣然 胡镜清 等 《环球中医药》 2019年12卷3期 429-432页ISTICCA
【摘要】 本文通过系统整理并总结国医大师从脾胃论治多系统内伤杂病的临床实践经验,意在剖析当代"脾胃学说"及其在内伤杂病中的应用特色,为传承发展中医脾胃学说,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借鉴.病机认识上,诸师治病求本,多重"脾胃虚损为内伤杂病之病本",在继承前人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江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20期 230,235页
【摘要】 枳术丸记载于李冬垣《内外伤辩惑论》,方中白术为君,重在健脾益气,以助脾之运化;枳实为臣,破气化滞,消痞除满.白术用量倍于枳实,意在以补为主,寓消于补之中.本文结合李东垣"内伤学说"的思想,介绍高建忠副主任医师在临床中使用枳术丸加减治疗慢性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成年 刘琼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3卷4期 40-42页ISTIC
【摘要】 李杲内伤学说中提出的“阴火”论点,其内容、治疗、名称等问题,后人时有争论,有必要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探讨.1“阴火”论的来源 李杲的“阴火”论,渊源于《素问》“阴虚生内热”之语.如《调经论》这样讲道:“阴虚生内热奈何……有所劳倦,形气衰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昶 《中医药学报》 2010年38卷2期 83-8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气血是生命的基本物质,营运于全身.气是不断运动的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其性属阳,主动,主温煦;血是循行于脉中的红色液态样物质,其性属阴,主静,主濡养.气血既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又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岩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5卷2期 161-162页ISTIC
【摘要】 五行学说中,肺属金,为肾水之母,脾土之子,心火克肺金,肺金又制肝木.内伤咳嗽正是由于这种生克制化关系破坏,脏腑功能失调致肺失清肃所致.从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分析内伤咳嗽的治法用方,采用培土生金,滋水涵木,金水相生,抑木清金等方法,临床疗效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邝宇香 《河北中医》 2008年30卷8期 816-817页ISTIC
【摘要】 <篇首>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1].近年临床实践显示中医药辨证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症状和降低复发率[2,3].2007-03-200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佳勇 范伏元 《光明中医》 2013年28卷2期 259-260页
【摘要】 内伤咳嗽,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各异,病程较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范伏元教授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内伤咳嗽非独一脏.在内伤咳嗽的治疗上,范伏元教授以五行学说为基础,灵活运用五行辨证,真正体现中医整体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