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17
- 2
- 186
- 183
- 140
- 109
- 108
- 105
- 76
- 31
- 25
- 2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过祯 温丽娜 等 《江苏中医药》 2024年56卷4期 66-70页ISTICCA
【摘要】 发源于江苏锡澄地区的龙砂医派,肇起于宋元,隆盛于清末民初,再兴于当代,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龙砂医家重视种子养胎,关注孕产安全,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女科学术思想.对于妊娠病的治疗,龙砂医家具有独到经验,用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丽娜 周亚红 等 《江苏中医药》 2024年56卷10期 62-66页ISTICCA
【摘要】 龙砂医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术特色鲜明.龙砂医家遵循女性生理特点,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女科学术思想.龙砂女科临证注重从肝肾出发,倡导情志调摄,调补后天脾胃气血的同时,遵循《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将生理周期的节律性纳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婧 张伟欣 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30卷20期 172-175页
【摘要】 本文针对血液透析设备的计量技术规范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分析了其对确保患者安全性和提升治疗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血液透析设备必须保证准确的血液和透析液流速,恒定的温度和压力,并且需要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同时,设备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对提高治疗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靖雯 夏亲华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21期 1-3,68页
【摘要】 妊娠恶阻常呈间歇性、反复性发作,证型虚实错杂,分期辨治有助于厘清病情及选方用药.夏桂成教授临证时根据该病病情表现,分为呕吐期及缓解期,呕吐期辛开苦降,抑肝和胃,用药"衰其大半而止",以防伤胎动胎;缓解期运转中州,健脾运胃,旺后天以补先天,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媛华 李聪聪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9卷1期 202-206页ISTICCA
【摘要】 岭南地区膝骨关节炎(膝痹)患者的局部症状如骨摩擦音、膝痛、肿胀、畸形等较明显,全身脾虚痰湿的症状也较突出.许学猛教授基于肌骨同治理念,提出采用内外调和的方法治疗岭南地区膝骨关节炎:内服方药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以益气健脾运痰湿,调肾脾充骨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发攀 《健康之友》 2025年10期 183-185页
【摘要】 在创伤骨科中医治疗中,"动静结合""局部和整体并重""内外兼治"是中医诊疗的核心要素,包括三个关键原则,这些法则彰显了中医的整体思维和辨证施治的独特性,在提升疗效和降低并发症风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创伤骨科中医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淑玲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18期 220,223页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通痹汤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通痹汤内服加外用治疗.结果:治疗37例,10例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结论:自拟通痹汤内服加外用治疗痹证疗效满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洁 冯波 《中医儿科杂志》 2024年20卷6期 68-70页
【摘要】 小儿厌食症主要与脾、胃、肝相关,小儿脾胃薄弱,若因喂养不当、情志失畅,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失疏泄,常可引发.采用运脾和胃调肝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多获良效,其中运脾法包括补中益气、行气燥湿、清热化湿、温中散寒;和胃法包括消食导滞、行气除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斑 王克穷 等 《中医杂志》 2021年62卷23期 2098-2101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介绍内外兼治癌性溃疡的临证经验.提出内外兼治是解决癌性溃疡的关键,立调和脏腑、祛腐生肌之法,提倡巧用"毒药",自拟敛疮散为核心外用方,药效力专;内治强调固护脾胃之本,使脏腑之气充盛以助鼓邪外出.祛邪扶正,内服外敷,获效良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