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7
- 2
- 22
- 2
- 1
- 11
- 6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蕾 王永炎 等 《中国医药学报》 2004年19卷11期 645-6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证候"内实外虚"特征提供客观证据,为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借助古代大型医案数据库,对历代中医内科著作中论述到的证候及其症状信息群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国际通用的SAS 6.12统计软件中的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方...
【关键词】 证候;内实外虚;logistic 多元逐步回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蕾 王永炎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26卷2期 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证候到底是什么?这是自50年代辨证论治研究热潮兴起后,至今仍然令研究者深感困惑的关键性问题,尤其是在证候规范化研究举步维艰的今天,这一问题的解答对于各项研究能否顺利进行更起着决定性作用.几十年来有关证候的研究和阐发不胜枚举,然而真正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忠 高颖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17卷12期 2423-24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在东学与西学融通共进,实体本体论与关系本体论有机结合的多组学时代,进一步阐释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据证言病、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具有中医意象思维特征的诊疗系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为例探索中医证候理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国 金保方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5卷3期 219-2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阴茎异常勃起属男科急症,现代医学缺少特异性治疗方法,多采用激素或冲洗、手术等有创疗法,效果不一,且有潜在风险.处理不当,可造成永久性ED.徐福松教授发挥中医之所长,从整体出发,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系统阐述徐福松教授阴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霞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31卷8期 512-5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藏象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索的基础理论问题.认为中医学对脏腑的认识是基于解剖因素参与的功能结合体,用"藏象"来表述.它所具有的以象为素、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主体特征,与天人相应整体论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研究机体在四季中的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保延 王永炎 《中医杂志》 2007年48卷4期 293-296,298页ISTICPKUCSCD
【摘要】 首先通过中西两种医学体系的比较,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证候"进行了定位,提出证候是中医从治疗的角度对人体运动状态和方式的概括和描述;进一步通过认识论证候和本体论证候概念的区别,对症、证、候以及证候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证候概念中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斌 高颖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35期 155-15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述脑卒中结局的评价方法,回顾分析脑卒中中医药疗效的评价,指出建立病证结合脑卒中临床评价模式的方法和其必要性.方法:通过对<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04的文章进行机器检索,检索关键词为"脑卒中或中风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霞 王阶 《中医杂志》 2006年47卷2期 83-84,127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证候是关于疾病特性的综合判断,包括证候病机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症候群两大部分,具有抽象和具体的双重特性,且证候的发生、形成、发展、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蕴涵着不同层次、变量和时相等多维特征.从中医的思维角度对中医证候进行分层,从中医古代对证...
【关键词】 证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金洲 王永炎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28卷5期 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回顾中医证候概念及其在诊断治疗中作用的研究文献,提出证候是对四诊(望、闻、问、切)信息表达的疾病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具有内实外虚、多维界面和动态时空的表现特征.证候有别于西医学中的疾病和疾病的亚型,而是一种在疾病背景下独立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炎 《中医杂志》 2004年45卷10期 729-7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证候是人体对疾病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的概括,是辨证的结果和论治的依据,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础,体现了中医学理论特色与优势.以信息学方法诠释,证候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特征.学者们关注着证候学与辨证方法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