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3
- 2
- 4
- 2
- 13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静 陈巍 《心理科学》 2021年44卷1期 30-36页
【摘要】 具身认知观念强调心智是根植于身体的,身体经验会对认知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但"心智与身体的对话是如何进行的?"、"身体通过何种渠道如何影响心智?"等问题仍一直困扰着具身认知的支持者.传统的具身认知研究遭遇可重复性危机,身体状态改变影响高级认知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亚婷 梅永霞 等 《军事护理》 2025年42卷6期 79-82,87页ISTICPKUCSCD
【摘要】 内感受是指个体通过神经系统对身体内部生理信号进行感知、解释、整合和调节的过程[1].这一概念由Sherrington[2]于1906年首次提出,Ceaig等[3]将内感受定义为身体生理状况的感觉.研究[4-5]表明,个体准确检测和响应内部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晓 瞿璐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5年31卷2期 172-18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系统梳理内感受评估工具,分析其结构、内容特征和心理测量特性.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PubMed、Medline、EBSCO数据库收录的内感受评估工具相关文献;基于ICF框架对评估工具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向群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年10卷9期 574-576页
【摘要】 身体究竟如何因果性地影响认知?不同以往的哲学视角,陈巍等人在其新著《具身认知心理学:大脑、身体与心灵的对话》中另辟蹊径,选择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回答这一认知科学的热门问题.作者站在怀疑论的立场认为,传统的具身认知理论仅仅强调大脑、心灵和身体之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晶 徐慧慧 等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年10卷12期 714-720页
【摘要】 情绪的产生和身体变化密切相关,身体状态及其内感受信号的变化可以构成情绪感受,有可能塑造情感风格.内感受和情绪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这一生理基础以前脑岛和前扣带回皮层为中心.内感受预测加工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整合内感受和情绪的理论框架.根据内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陈巍 等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年10卷12期 705-713页
【摘要】 进食障碍是一种以进食或进食相关行为的持续性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同时还伴有一系列严重的失调现象,可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伤害.早期的研究往往更加侧重于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内感受研究的发展,进食障碍的内感受缺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陈巍 《心理科学进展》 2020年28卷2期 305-315页
【摘要】 身体自我表征中的身体拥有感(即我的身体属于我的感受)问题一直是自我意识研究的核心话题.大量的已有研究表明,身体拥有感的体验涉及不同感官信号的整合,当前大多数研究只重视视觉、触觉等外感受的作用,一方面忽视了内感受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缺乏对两类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继鼎 何亚平 等 《中医杂志》 2023年64卷21期 2161-216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现代心理学内感受研究现状,从传统中医学视角,对内感受基础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进行梳理和思辨.在内感受认知层面,中医情志脏腑理论、形神观与内感受密切相关,中医"志意论"与内感受三维构建模型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内感受研究方面,中西医对于"诊"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