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
- 10
- 2
- 1
- 25
- 15
- 1
- 1
- 20
- 12
- 11
- 9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大勇 张宗铭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年15卷7期 35-3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热毒清口服液(热毒清)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的体温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剂量的药效.方法 采用内毒素注射的方法制成发热家兔模型,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复方乙酰水杨酸组,热毒清高剂量组、热毒清中剂量组、热毒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大勇 张宗铭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2卷22期 4-6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热毒清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的体温以及血浆NO水平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剂量的药效.方法 采用内毒素注射的方法制成发热家兔模型60只,随机分为6组,阿司匹林组(A组),热毒清高剂量组(B组),热毒清中剂量组(C组),热毒清低剂量组(D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北野 钟民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9卷5期 779-78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找出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三联组合与黄芩苷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的退热作用及最佳退热组方.方法 以A(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B(黄芩苷)2个单元分别设置3个剂量组,加上各剂量组单独组成一方,交叉分组后得到1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树彬 田志伟 等 《中医药通报》 2013年12卷1期 60-62,56页ISTIC
【摘要】 目的:验证退热贴对内毒素(ET)性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探讨其解热机制.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ET性发热模型组、退热贴组、泰诺林组、退热贴与泰诺林联合组,观察退热贴穴位敷贴对ET性发热家兔的体温影响及其对下丘脑、脑脊液的环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永录 支东学 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994年14卷1期 14-16页ISTICCA
【摘要】 观察了青紫蓝兔内毒素(ET)性发热时血浆、脑脊液(CSF)、隔区和下丘脑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兔iv ET 10ng/kg后90min,最大升温效应为1.0±0.36℃(n=9).与对照组比较,其血浆和CSF中AVP含量均明显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温如果 导师:李海波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临床基础(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
探讨白虎汤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的退热作用及机制。
材料与方法:
1.动物及分组:普通级雄性新西兰白兔63只随机分成三部分,分别用于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各实验中家兔为21只并随机分成四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林 导师:张卉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儿科(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热必清颗粒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脑脊液环磷酸腺苷(cAMP)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 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即A组(热必清颗粒大剂量组),B组(热必清颗粒小剂量组),C组(阿司匹林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亚娟 导师:张思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临床基础(硕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根据“脑-肠相通”学说,“清开”、“通腑”合用为法,自制清开通灌肠液,通过观察其对内毒素性发热兔的退热效应及对脑肠肽(血管活性肠肽,VIP)、IL-2的调解作用,探讨中医“清开通腑”法对内毒素性发热的退热作用和可能机制,并进行初步的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慧娟 汤伟 等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2023年21卷3期 180-186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观察大推天河水推拿手法干预内毒素致热幼兔对其体温的影响,并探讨其解热机制.方法: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幼兔40只,适应性饲养7 d,筛选出符合标准的32只幼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推天河水组和布洛芬组,每组8只.模型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彦希 彭成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4年10期 1883-18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广藿香油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的解热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实验当天体重及基础体温将42雄性只家兔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阳性组、中药阳性组及广藿香油高、中、低(2%、1%和0.5%)3个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