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7
- 4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白滨 王元青 等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8年56卷3期 193-215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戴氏貘科(Deperetellidae)是亚洲中始新世地层中常见且特有的貘类,目前包括了5个属.但已知的戴氏貘材料大部分都是破损的上、下颌骨,仅有Deperetella保存有部分头后骨骼.仅依据牙齿的特征,戴氏貘在貘超科中的系统发育位置有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熙 王孝理 等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5年53卷4期 291-298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亚洲近颌龙属(Caenagnathasia)首次报道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晚白垩世Bissekty组,时代为土伦阶(Turonian).报道了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晚白垩世二连大巴苏组的一件下颌联合部分,根据以下特征将这件标本归为亚洲近颌龙属:齿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元青 孟津 等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2年50卷3期 181-203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简要回顾了内蒙古二连盆地古近系研究的历史,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主要地点的位置以及地层发育情况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不同地点或地区分析了二连盆地古近系划分对比中存在的问题,对化石产地的地名和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使用提出了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方园 王元青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2年50卷3期 258-280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描述了在内蒙古二连盆地新采集的保存较完好的冠齿兽类化石.基于牙齿特征的比较认为:Eudinoceras kholobolchiensis Osborn & Granger,1931、E.obailiensis Gabunia,1961、M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茜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2年50卷3期 237-244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描述了产自内蒙古二连盆地呼和勃尔和剖面伊尔丁曼哈组底部砂岩中的3种仓鼠类化石:内蒙古祖仓鼠(新种)Pappocricetodon neimongolensis sp.nov.,中条祖仓鼠(相似种)Pappocricetodon cf.P.z...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Lucja FOSTOWICZ-FRELIK 李传夔 等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2年50卷3期 219-236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描述了来自内蒙古二连盆地的戈壁兔新材料,并命名了一个戈壁兔新种Gobiolagus aliwusuensis sp. nov..化石产于额尔登敖包剖面中阿里乌苏地点,传统地层划分中的下红层,时代约为中始新世.该种具有中等个体,P3主尖前壁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元青 孟津 等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1年49卷1期 123-140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描述了内蒙古二连盆地脑木根组上部(早始新世伯姆巴期)两种奇蹄类:脊齿貘类的二连明镇貘(新属新种)Minchenoletes erlianensis gen.et sp.nov.和蹄齿犀类的Pataecops parvus.二连明镇貘区别于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