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1
- 1
- 16
- 1
- 1
- 14
- 6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宏杨 刘飞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38卷14期 7244-7246页
【摘要】 [目的]开展不同种苦丁茶、不同产地苦丁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考察,以期为熊果酸产业化开发提供基础资料.[方法]HPLC法测定了6种冬青科苦丁茶功能叶和4种市售苦丁茶冬青嫩芽产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
【中文期刊】 黄艳 郑金燕 等 《中草药》 2015年46卷16期 2371-237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苦丁茶冬青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
【关键词】 冬青科; 苦丁茶冬青; 3-乙酰氧基-12-乌苏烯-28-醛;
【中文期刊】 吴良 罗盛旭 等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0年27卷3期 31-33页 CA
【摘要】 目的:对冬青科苦丁茶树中Cu、Mn含量及其分布进行比较研究,为苦丁茶的种植和茶叶的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为海南茶苦丁茶的成分研究、茶树中微量元素的迁移规律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技术,测定出6种冬青科苦丁...
【中文期刊】 杨小生 赵超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2年24卷3期 406-408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篇首> 在我国广西作为苦丁茶饮用的一种植物是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Ilex kudincha C. J. Tseng)的叶。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表明(Nishimura等,1999),广西苦丁茶中三萜类成分具有显著抑制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中文期刊】 黄雪梅 蒙大平 等 《中成药》 2006年28卷1期 123-12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广西苦丁茶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学名IIex KudingchaC.J.Tseng,性凉,味甘苦,有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的功能[1].文献报道苦丁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熊果酸及多种皂苷.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苦丁茶老叶的提取物中...
【中文期刊】 李维林 郭荣麟 等 《中药材》 2003年26卷8期 595-598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对苦丁茶、功劳叶和枸骨进行了本草考证,结果认为:1.苦丁茶的主流品种有两种:一种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基原植物为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x Paxt.;一种产于海南、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基原植物为大叶冬青Ilex ...
【中文期刊】 陈薇 王恒山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2年14卷4期 24-2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冬青科大叶苦丁茶进行成分提取、分离,并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所含几种主要成分的POV值,以及测定不同提取条件对提取物POV值的影响,同时进行抗氧化性能分析及评价;其中所含多酚和黄酮类成分的抗氧化性能较强,具有进一步开发及应用的价值.
【中文期刊】 陈薇 王恒山 等 《广西植物》 2002年22卷5期 463-466,44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冬青科大叶苦丁茶进行了初步的成分分析,同时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活性部位的POV值,并进行抗氧化性能分析,其中所含多酚和黄酮部位的抗氧化性能较强,具有进一步开发及应用的价值.
【会议论文】高贝贝 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综述苦丁茶的来源,冬青科和木犀科女贞属苦丁茶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并对二者的研究开发前景进行展望.方法参阅、分析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冬青科和木犀科女贞属苦丁茶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及其苷、黄酮及其苷、苯丙素苷、环烯醚萜、多酚、生...
【学位论文】 作者: 李宏杨 导师:刘国民 海南大学 作物学 作物遗传育种(硕士) 2010年
【摘要】 苦丁茶在我国资源丰富,饮用历史悠久,具有显著的药用功效和保健作用。近年来,对苦丁茶的研究多集中在加工成品茶和茶饮料方面,而对其生理生化机理、精加工和深加工尤其是对苦丁茶功能成分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探讨。已有研究表明,冬青科苦丁茶含熊果酸、齐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