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15
- 1
- 34
- 2
- 1
- 1
- 1
- 30
- 16
- 9
- 7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钱超尘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年21卷1期 47-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张仲景是中医之圣,<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医之魂,万世不衰,然向称难读.近读冯世纶主任医师<中国汤液经方>,久蓄胸中积疑,顿有涣然冰释之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英举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5卷5期 99-101页
【摘要】 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及冯世纶教授提出:《伤寒论》体系不同于《黄帝内经》,《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六经的太阳、少阴分别为在表的阳证、阴证,阳明、太阴为在里的阳证、阴证,少阳、厥阴为在半表半里的阳证、阴证.经方是从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的理论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红平 《中医药学报》 2016年44卷2期 131-133页ISTICCA
【摘要】 冯世纶教授从六经八纲角度认识桂枝芍药知母汤,提出遵循先辨六经、继辨方证的思路应用该方,主张运用时据证灵活化裁,但为顾护正气,须适时改投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常用此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血栓性静脉炎等属中医痹证、脉痹范畴的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红平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35卷11期 981-982页ISTIC
【摘要】 从方证角度认识外台茯苓饮,冯世纶教授提出通过辨太阴、识方证来应用该方。不囿仲景原方,注重根据方证、药证进行合方与增损药味。常用该方治疗胃炎、肠炎等属中医学痞满、泄泻范畴的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红平 吴亚平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1卷4期 715-717页ISTIC
【摘要】 冯世纶教授擅长应用大青龙汤,主张依据六经八纲理论解读大青龙汤.认为灵活应用此方,可拓展使用范围.指出该方应用指征为太阳阳明合病并见鼻塞、流涕,或发热、无汗,或体表浮肿;应用时需足量煎煮、适量服用,对表证无汗者,应覆被取汗.并运用该方治疗上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英举 《河南医学研究》 2018年27卷11期 1921-1923页CA
【摘要】 近代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伤寒论》体系不同于《黄帝内经》,《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临床中提倡先辨六经,再辨方证.冯世纶教授继承其学术思想,认为在临床中不管何病,只有先依据症状反应辨病位为半表半里即柴胡证,同时又有四肢厥冷,疲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纪发 丁红平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14卷9期 142-143页
【摘要】 基于六经来自八纲的理论,冯世纶教授认为五苓散具有解外降冲、利饮清热功效,主治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提出凭借六经、方证辨识准确运用该方,不拘仲景原方;强调根据方证、药证联用其他经方与增添药味,效如桴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作钢 《浙江中医杂志》 2012年47卷1期 6-7页ISTIC
【摘要】 冯世纶教授得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之真传,临证以六经辨治、方证相对而著称.对经方治疗男科疾病之规律颇有研究,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 男科疾病从六经辨治《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仅为外感病而设,同样可用于治疗各种杂病,故柯韵伯在《伤寒论翼》的序言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家驹 谢培凤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10卷10期 169-16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冯世纶教授临床善用经方,常用经方加减化裁来治疗各种疾病,冯老临床辨证准确,常能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冯老临床先辨六经再辨方证,对于辨证为太阳病,若见有汗出津液损伤表现而属于太阳中风表虚的,辨为桂枝汤证,常用桂枝汤加减化裁来调和营卫、发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厚睿 《湖北中医杂志》 2009年31卷1期 23-24页
【摘要】 <篇首> 冯世纶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承于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经方家胡希恕等人,四十余年来一直专注于经方研究.曾在国内率先提出《伤寒论》是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著有《经方传真》、《张仲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经方》等书,在运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