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9
- 3
- 1
- 74
- 39
- 7
- 6
- 6
- 35
- 29
- 26
- 15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振宇 李正发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年22卷33期 5368-537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临床对血小板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新鲜液态血小板无法保障临床需求,特别是特殊血型、急诊患者和偏远地区的需求.目的:探讨用5%二甲基亚砜深低温冰冻保存血小板的最佳保存温度、时限及复融后的最佳使用时间.方法:选择16个机采血小板标本,对冰冻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黎 朱萌华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6年32卷7期 1342-13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肾活检组织冰冻切片储存温度对免疫荧光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肾脏活检标本100例,将同一肾穿组织同时切两套切片分别储存于-70℃低温冰箱和-12℃冷冻切片机内,其中储存于-70℃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若帅 刘洋 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年27卷11期 1982-19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新鲜冰冻血浆解冻过程的中心温度,研究以中心温度作为解冻终止控制因素对于血液中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 通过固定于血浆中心位置的温度探头实现对血浆中心温度的监测和记录;同一袋血浆解冻过程达到不同的中心温度进行连续取样测定不稳定凝血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黎静 戴燕燕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5期 100-10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冰冻切片制作方法,提高冰冻切片质量。方法取材后直接冷冻,切片后立即放入甲醇醋酸混合固定液固定,苏木素伊红快速染色。结果切片质量较好,染色鲜艳,镜下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核浆红蓝对比鲜明、细胞无明显膨胀、极少有冰晶形成,优片率达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平 王筱璨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45卷2期 241-24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改进快速冰冻切片技术方法.方法:采用Leica-CM1900型恒冷切片机和Feather一次性刀片对手术切除的乳腺、甲状腺、胆囊、肝脏及喉等3 000例新鲜组织标本进行常规冰冻切片取材、普通胶水包埋(冰冻)、切片、染色后封片.所用试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景汉 欧阳锡林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3年28卷4期 343-3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索战时冰冻血小板运输和储存的允许温度范围,取11袋血小板,各袋加入终浓度为5%DMSO后等分为8份,随机分为配对的A、B、C、D、E、F、G、H组,置于-80℃冰箱保存1天后.取B、C、D、E、F、G、H组分别于-60℃、-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毓龙 张正超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年20卷19期 216-21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融化后保存时间和温度对凝血因子Ⅷ、Ⅸ活性的影响.方法 留取新鲜冰冻血浆40例,在融浆机37℃20min融化后均分为2份,1份于(4±2)℃条件下保存,另1份于(22±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莉 《健康必读》 2019年35期 260页
【摘要】 目的:针对冰冻切片制作中时间和温度的控制进行探讨.方法:不同的切片组织有着不同的形态有着不同的大小和性质,要根据切片组织存在的这些不同点,为其调节合适的温度以及时间.结果:冰冻切片的整个过程更加快速并且简洁,并且切片的薄厚较为均匀,平整性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峰 张美萍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5年17卷2期 128-1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不同温度、时间制备的新鲜血浆进行检测,观察FⅤ、FⅦ、FⅦ、FⅨ、FⅩ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情况,以发挥对临床血浆输注或制备冷沉淀选择原料血浆的指导作用.方法 在2 ℃~6℃、15℃左右和室温各制备20份血浆,每一试管留取5 ml,同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