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10
- 57
- 9
- 596
- 294
- 292
- 178
- 136
- 201
- 175
- 108
- 106
- 7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晨 许文萍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18年38卷6期 394-3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脱-γ-羧基凝血酶原(D C P)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价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在上海长征医院就诊的137例肝硬化患者,检测血清DC P水平,收集临床资料,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将137...
【关键词】 肝硬化;脱-γ-羧基凝血酶原;肝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金霞 郭振中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2年33卷2期 220-2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可纯化组织因子(TF)之前,凝血活酶试剂由人或动物组织粗提物制成.近年来,已经改用高度纯化的重组组织因子(rTF)或可溶性组织因子(sTF)来制备凝血活酶试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重组组织因子的凝血酶原试剂研发技术的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岸松 郭晓华 《中国热带医学》 2010年10卷3期 355,39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具高危因素孕产妇止凝血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原片断1+2(F1+2)和D-二聚体(D-d)的检测意义,为临床提供早期干预的有效实验室指标.方法 设门诊健康体检未妊娠妇女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30例及具高危因素妊娠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俐 刘肖曼 等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7年42卷3期 180-1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突变、凝血因子V(FV)基因G1691A突变和凝血酶原(PT)基因G20210A突变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早期流产(URESA)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关键词】 流产,习惯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NADPH);因子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梅 邹丽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年19卷11期 994-9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新近对儿童缺血性中风进行广泛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因子vLeiden、凝血酶原20210A等均是年长儿童动脉缺血性中风的重要发病因素,了解这些高危因素的遗传学特征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志斌 熊石龙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年15卷9期 529-5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与组织因子途径变化以及与该途径有关的其他凝血因子的关系.方法:71例经CT确诊为ACI患者和50名正常人被纳入研究范围.血浆中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活性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抗原测定用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汇 刘继红 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24卷10期 655-6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PT)分子中γ-羧基谷氨酸(Gla) 在抑制草酸钙结晶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加入不同浓度的吗啉和甲醛(1 ∶10000)或(1 ∶100),体外化学修饰PT,将其分子内8个或2个γ-羧基谷氨酸残基修饰转变成γ-亚甲基谷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磊 何延政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11年27卷6期 626-62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华法林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适宜国人的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方法 选择具有华法林抗凝治疗适应证的DVT患者87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47例)应用华法林,调整PT-INR在1.7...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华法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明军 陈洪 等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08年35卷4期 300-303页ISTICCA
【摘要】 去γ-羧基凝血酶原(DCP)与甲胎蛋白(AFP)一样被认为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DCP作为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已得到认可并用于临床多年.在肝癌的诊断上,DCP与AFP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并表现为一定的互补性,联合检测DCP与AF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斌 董家鸿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4年31卷2期 135-138页ISTICCA
【摘要】 去γ-羧基凝血酶原(DCP)是肝细胞癌(HCC)的一种标志物,对HCC的诊断特异性超过甲胎蛋白(AFP)达95%以上,但其敏感性低于AFP.DCP不仅可用于HCC的诊断,也可用于对HCC的复发、转移及预后判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DCP将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