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1
- 10
- 6
- 3
- 3
- 1
- 10
- 5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敏 蒋萍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27卷20期 1580-15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随着军队医疗机构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增多,在大批伤员流流速、流向难以预测、信息中断、交通堵塞且医疗需求极度超负荷等复杂情况下,如何有效分流并转运过度密集的伤员[1],构建列车转运信息链,对伤员实施科学分类及标识管理,避免工作程序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娟 阎成美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27卷7期 534-53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在战时胸部创伤多为火器伤,占战时死亡的75%,大多数胸部创伤伤员死于受伤现场和运送途中(院前占80%,院后早期占10%)[1].卫生列车是大批量疫情、灾难性和战时伤病员的重要运送工具[2],因受列车条件的制约,提高后送途中严重胸部创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术芹 范珊红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25卷5期 78-78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运用列车对大批伤病员进行后送过程中,作为战伤救护中常规操作技术的输液具有其特殊性:软包装袋式液体明显优于玻璃瓶装液体;静脉留置针特别适合转运伤病员过程中使用;静脉穿刺时间可安排在医嘱下达之前;选择专门的静脉穿刺地点来应对列车铺位的特殊排列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 支锦亦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9年40卷4期 93-97页ISTICCA
【摘要】 介绍了卫生列车在军事、救灾、普惠医疗3个方面的应用场景,阐述了不同类型卫生列车平台的特征,分析了卫生列车车厢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现状,提出了高速动车组为卫生列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指出了基于高速列车的卫生列车平台建设研究、卫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鑫 颜文良 等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21卷6期 565-567页ISTIC
【摘要】 "和平列车-2019"医疗队在老挝万象参加了以泥石流灾害人道主义医学救援为背景的中国—老挝联合演训,演训活动中分类后送组出色完成了水上伤员前接、批量伤员的检伤分类、伤员空中转运后送工作以及对老方人员的帮扶带教工作,文章通过总结工作经验及体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 支锦亦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9年40卷12期 65-67,77页ISTICCA
【摘要】 从动力配置、编组、车厢结构和布局、车体材料和结构、速度和平稳性、电磁兼容性6个方面分析了新型高速动车组为卫生列车提供了平台保证,阐述了高速铁路网和"一带一路"铁路网为高速卫生列车提供了线路保证,论证了面向轨道装备的可视化人因综合仿真分析平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运明 张虎军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6年37卷6期 118-120页ISTICCA
【摘要】 介绍了铁路后送、卫生列车和高速铁路的相关概念,总结了铁路后送的优缺点.综述了外军和我军卫生列车在战时医疗后送、国内抢险救灾的应用情况,阐述了中国和印度健康快车项目在平时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及国内手术急救列车研制情况.结合近年来国内高铁发展和动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以芳 张涛 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1年32卷1期 70-7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运用列车进行后送在战争或自然灾害条件下,造成成批大量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和运送的一种方式.我院自2007-05组建列车卫生医疗队,经过模拟实战进行反复演练和不断改进,特别是通过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实地伤员的护送以及"卫勤使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军强 金霞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年17卷5期 458-459页ISTIC
【摘要】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卫生列车医疗队在汶川抗震救灾中通过列车后送地震伤员1 048名.本文介绍了后送伤员的特点及主要做法,并对列车后送伤员提出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军 靖剑波 等 《西南国防医药》 2009年19卷2期 248-25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卫生列车承担着将伤员从前方医院转送至后方医院的任务,后送中的伤员无论是否经过手术处理均存在急性疼痛的问题.严重的疼痛刺激及其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可造成伤员机体功能的损害,增加战伤并发症和死亡率.如何处理战伤后送伤员的疼痛,已成为我军战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