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3
- 45
- 25
- 9
- 5
- 2
- 21
- 18
- 10
- 9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淑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0卷26期 89-91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冰冻血浆(FFP)与悬浮红细胞(SRBC)等比例输注在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我院105例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FFP与SRBC比例不同分3组,各35例。其中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建营 张历学 等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41卷9期 171-174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中等比例输注冰冻血浆(FP)与红细胞(RBC)对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123例,其中41例采用FP∶ RBC≤1∶2输血为低比例组,41例采用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23年43卷11期 841-854页ISTICCSCDCA
【摘要】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创伤后"可预防性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创伤失血性休克诊疗的规范性仍有待提高,为此我们组织了国内多个学术组织的急诊专家,基于最新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证据,权衡患者获益程度,编写了适用于院前急救、院内救治等创伤失血性休克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玉敏 张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38卷14期 3413-341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冰冻血浆(FP)与红细胞(RBC)中等比例输血对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凝血功能及生存周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在不同FP与RBC输注比例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相同例数.低比例组(FP:RBC≤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虹 黄立新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年23卷4期 367-3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创伤性动脉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常因失血性休克致伤病员死亡,早期快速有效的控制出血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内科止血效果较差,外科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年来,随介入放射学技术来迅速发展和完善,已有较多文献报道经动脉栓塞(TAE)成功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权 王正国 等 《生理科学进展》 2010年41卷3期 221-22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创伤后发生炎症反应以促进损伤恢复,反映了天然免疫的活化.Toll样受体家族(TLRs)不仅能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近来发现其某些成员,尤其是TLR4对于无菌性损伤后释放的众多内源性分子即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开兰 《中华护理杂志》 2008年43卷4期 311-313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探讨了"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实施和护理.DCO初期简化手术,控制致命性大出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补液输血,配合医生抢救患者生命.第二阶段复苏治疗;针对致死三联征采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京伯 石汉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2卷1期 17-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创伤后肠道树突状细胞迁移和形态变化情况,初步探讨树突状细胞和肠道细菌移位之间的关系.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n=8)不放血,失血性休克组(n=40)按Wigger's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于术后3、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惠焕云 陆松磐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1年17卷11期 11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炎症反应是创伤后机体早期变化之一。失控性炎症反应所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对 机体构成严重损害。1992年,Deitch提出了“二次打击”假说,认为机体在受到任何一种损 伤后往往处于一种致敏状态,任何一种继发性损伤如感染,即使作用轻微,但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向东 陈娟 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年20卷7期 401-4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估创伤后失血性休克重症病人的复苏指标.方法前瞻法临床研究1995年1月至1999年1月期间,进入外科重症加强医疗病区(SICU)的连续41例创伤后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病人.对所有病例常规采用止血、扩充血容量、儿茶酚胺类药物、稳定内环境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