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9
- 41
- 16
- 3
- 117
- 50
- 24
- 21
- 9
- 50
- 24
- 23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蔡雯昱 马骏驰 等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5年30卷2期 180-186页
【摘要】 近年来,种植体的构型设计不断优化,其在提高种植体初始稳定性和骨结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实现种植体长期功能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关于种植体构型设计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共识.本文从种植体的颈部结构、螺纹设计、整体外形、根端特征、直径及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延民 罗嘉欣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5年30卷3期 209-216页
【摘要】 无牙上颌患者常因牙槽骨吸收、上颌窦气化等因素面临骨高度不足的挑战,传统种植体难以获得足够的初始稳定性.短种植体(长度通常小于8 mm)作为一种解决骨量不足的创新方案,近年来在无牙上颌种植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围绕无牙上颌患者短种植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琦 杨波 等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29卷2期 159-168页
【摘要】 目的 探索不同骨质条件下,种植体外形设计对初始稳定性的影响,为种植体结构设计优化提供生物力学实验数据和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颌骨和种植体模型,其中种植体颌骨模型包括颈部、体部和底部模型,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桂鉴超 顾湘杰 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2年8卷4期 303-3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骨质疏松对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侧假体初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30具尸体股骨标本分别行非骨水泥有肩托(NCC)、无肩托(NCNC),骨水泥有肩托(CC)、无肩托(CNC)假体置换.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行轴向载荷及扭转力矩下微动测定.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毅 罗帅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25卷11期 986-99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测试颈椎钩椎关节融合器的初始稳定性.方法 将20具山羊颈椎标本随机分为完整颈椎组、自体髂骨块植入组、钩椎关节融合器植入组、传统椎间融合器植入组四组,采用非破坏弹性法对山羊C3~4节段进行过伸/过屈、左右侧屈以及轴向旋转活动范围(r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雪梅 陈岩 等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1卷4期 337-339,343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测量正畸微种植体种植在狗下颌骨不同部位的最大植入转矩和拉出力,探讨植入区骨量、骨密度对正畸微种植体初始稳定性间的影响.方法:选择狗下颌骨为实验模型,制作微种植体植入引导颌垫;拍螺旋CT测量颌垫引导针所对应拟植入区骨质密度.将24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惠 《医学综述》 2014年20卷8期 1412-1414页ISTICCA
【摘要】 目前,微种植体作为最稳定的强支抗而受到广大正畸医师的喜爱.种植体的稳定性可以分为初始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影响微种植体支抗初始稳定性的因素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其能达到强支抗的效果已得到临床正畸医师的普遍认可.该文从微种植体外形设计、植入角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弘 刘洪臣 等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0年11卷1期 24-2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骨皮质厚度和不同植入角度对支抗种植钉应力分布的影响及位移变化.方法:建立简单的颌骨及支抗种植钉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不同的骨皮质厚度为0.5mm-3mm和不同的植入角度30°-90°下分别植入支抗种植钉(直径1.6mm、长8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玉峰 尚希福 等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11卷6期 493-4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生物型全髋置换早期下床负重的可行性.方法 将56例年龄≤70岁的生物型假体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负重组(27例)和晚期负重组(29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小切口微创技术.早期负重组术后1周内下床拄拐自由负重,晚期负重组术后6周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昕茹 赵文博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4年28卷22期 3445-345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螺纹结构的锥形种植体具有良好控制微动的能力,有利于即刻负荷,但有关双螺纹锥柱状和锥形柱状锥形种植体对即刻负荷后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和初始稳定性的影响尚未见文献报道.目的:探讨双螺纹锥柱状和锥形柱状种植体在下颌磨牙区即刻负荷时对种植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