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05
- 52
- 24
- 18
- 13
- 201
- 92
- 24
- 18
- 16
- 99
- 63
- 47
- 39
- 3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牛莎莎 张萍 等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24年45卷2期 74-83页CA
【摘要】 拟无枝菌属(Amycolatopsis)是万古霉素和利福霉素等次生代谢产物的菌株,该菌属天然抗生素的分子遗传学已经有了广泛研究.由于抗生素耐药率的上升,寻找新的药物来对抗感染治疗已成为当务之急.了解代谢产物遗传信息的新进展有助于合理地操纵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菲 成文玉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5年40卷8期 575-5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为了获得较高的地中海拟无枝酸菌的转化率,进行了电转化条件的优化.方法 以大肠埃希菌-拟无枝酸菌穿梭质粒pULVK1-Am为载体,地中海拟无枝酸菌为受体菌,考察了收集菌体时期、细胞壁弱化方式、电击缓冲液和电击参数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族琼 蔡杏珊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1年10卷6期 401-4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利福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利福布丁耐药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倍比稀释法测定64株利福霉素耐药及6株敏感菌株对利福布丁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分析其对异烟肼的耐药情况.同时对rpoB全基因扩增后测序,分析rpoB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吉泉 王军峰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6年31卷8期 462-465,4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利用具有pH检测控制与补料功能的新型摇床,得到了利福霉素SV种子的最适接种量范围为6%~8%(V/V)及最适移种时间为对数生长期末期(判断标准为pH到达第二个低谷),并建立了预测菌体浓度的数学模型.检验证明此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利福霉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志英 武斌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6年31卷4期 247-2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地中海拟无枝酸菌的发酵液中提取利福霉素B的工艺研究,采用萃取→反萃取→二次萃取→结晶的工艺路线,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利福霉素B中间产品,萃取时采用乙酸丁酯为萃取剂;反萃取时采用pH7.5~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为反萃剂,进行多级错流萃取,再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吉泉 王军峰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6年33卷6期 34-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福霉素SV脂肪链桥部分的合成是以乙酸单位(由丙二酰CoA提供)和丙酸单位(由甲基丙二酰CoA提供)为延伸单元经过缩合、环化和后修饰而形成的,一些短链碳前体对二碳或三碳延伸单位的合成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添加一定量的甘油对利福霉素SV的生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亚梅 陈葵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6年31卷10期 S6-S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利福平合成反应中间体利福霉素(噁)嗪的环合反应机制,考察反应体系的pH值对噁嗪纯度的影响,以及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对环合反应的温度、时间、合成利福霉素(噁)嗪和终产品利福平纯度和收率的影响,确定环合反应体系最佳pH值范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峰 杜吉泉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6年31卷5期 278-280,30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培养基进行优化时,会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但这些实验数据往往不能被进一步利用.如果使用一些不同的方法对历史数据进一步挖掘就可能得出额外的规律.本文使用神经网络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利福霉素B培养基成份和发酵效价之间的关系;再以这个关系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毅 储炬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5年30卷5期 260-2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对利福霉素SV发酵培养基中的氮源配比进行优化.研究了氮源中各成分对发酵效价的影响,确定各成分的最佳配比并用实验验证,使摇瓶发酵效价提高了10%以上,并对利福霉素SV产生菌在新、老培养基中的代谢特性进行了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伟 黄娟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03年18卷4期 241-2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设计合成苯并噁嗪利福霉素衍生物,并研究其抗菌活性.方法以利福霉素S为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并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初步的抗菌活性研究表明:合成的新化合物均有抗菌作用,但其抗菌活性低于对照品.结论 3′-苯并噁嗪酚利福霉素的3′位酚羟基醚化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