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2
- 1
- 8
- 3
- 1
- 1
- 1
- 5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卫东 袁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5年24卷3期 374-3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现有的电子耳蜗的刺激脉冲序列的合成方案都是以固定频率和位置编码方式刺激听觉神经纤维来诱发听觉.但是,这些合成方法破坏了语音信号的时间上的相关性和相干性,均不能反映人的耳蜗对语音信号的时间编码方式.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刺激脉冲序列的合成方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一威 徐月晋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32卷10期 1435-143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结合听觉生理刺激产生的机制,把经典的神经元漏积分放电模型运用于人工耳蜗信息处理编码,以期获得更好的听觉效果.方法 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算法仿真,并把结果输入到Matlab中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在与CIS编码算法对比中,膜电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卫东 刘洪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0年30卷10期 1201-1204页
【摘要】 提出改进的倍频程小波过零刺激方案(WZCS),以改善电子耳蜗语音编码策略的性能.在语音信号倍频程小波变换域的过零点通过幅度调制合成刺激脉冲,并基于Matlab对该算法和连续间隔采样(CIS)、通道专用采样序列(CSSS)、频率幅度联合调制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洪运 导师:王卫东 军医进修学院;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9年
【摘要】 治愈感音神经性耳聋一直是许多医生和科学家的梦想,无论是神经细胞再生技术还是基因治疗手段,其真正应用于临床尚需很长的一段时间,目前人工电子耳蜗技术作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唯一有效的康复方法,已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所接受。人工电子耳蜗是一种利用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一威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2周年纪念大会暨2012广州(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大会 2012年
【摘要】 人工耳蜗是一种以电刺激的方法来恢复全聋人听觉的装置,其功能是对正常人的外耳、中耳、内耳等外周听觉系统生理功能的模仿.此装置能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绕过外周听觉神经系统来直接刺激听神经纤维,从而产生听觉.而语音编码处理方案恰恰是人工耳蜗声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光 王磊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22期 4098-410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植入式神经肌肉电刺激器可用于研究功能性电刺激对动物失神经肌肉的作用机制,但体积偏大,功能单一.目的:设计一种微型、参数可调的植入式神经肌肉电刺激器.方法:基于红外通信技术,以MSP430为控制核心,采用低功耗设计,经体外控制器设置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江涛 张泽国 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8年34卷4期 363-366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四逆散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睡眠障碍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四逆散组和帕罗西汀组(n=10).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正常饲养,其他组用幽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杰 马淑君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3卷34期 99-101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使用不同重复经颅磁刺激模式后改善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伪刺激组、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组、10 Hz组以及20 Hz组,每组30例.四组均采用奥氮平治疗,且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青 吴俊芳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05年21卷6期 409-41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受到刺激后即刻出现的海马(hippocampus,HPC)原发性单位后放电是癫痫相关性细胞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放电脉冲间隔(interspike interval,ISI)和串内平均频率(Hz)特征及其在网络癫痫形成中的作用值得探讨.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红军 胡三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3卷23期 2168-21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索迷走神经刺激控制癫痫的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在青霉素诱发的癫痫模型上,电刺激迷走神经以控制大鼠的癫痫发作,比较不同频率和不同时间序列电脉冲的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癫痫的抑制作用.结果迷走神经刺激可以抑制青霉素诱发的大鼠癫痫活动.在5~2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